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为单负链RNA病毒,根据流感病毒的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可以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个型,另外,甲型流感病毒还可以根据其病毒颗粒表面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分为不同的亚型。流感自1918.年大流行进入人们视野以来,在二十世纪的肆虐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公共卫生压力。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并不能扼制住流感病毒的肆虐,二十一世纪前十年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的爆发、2009年墨西哥新型H1N1流感的大流行,已经成为全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威胁。实验动物是一种研究流感病毒的重要工具,其在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免疫反应、药物和疫苗评价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帮助。目前针对流感病毒的动物模型主要有:雪貂、猪、小鼠、非人灵长类等,每种动物模型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存在。BALB/c小鼠以其自身体积小、易饲养,在感染流感病毒后,能在临床上和肺部病理变化上产生与人感染流感后较为相似的症状,因此BALB/c小鼠成为了研究流感病毒比较普遍的选择。但是由于人流感病毒并不能天然的感染BALB/c小鼠,因此需要使人流感病毒在BALB/c小鼠上进行连续的传代,以得到适应小鼠的流感病毒株。本实验选择了人季节性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A/Hong Kong/1968(H3N2)),使用滴鼻的方式在BALB/c小鼠体内进行连续传8代后,通过对小鼠的临床观察、病毒载量的测定、病毒滴度的测定、肺部病理改变的观察、细胞因子检测等手段,得出在病毒与小鼠肺中连续传代的过程中,病毒毒力逐渐加强,鼠肺中病毒载量提高了将近4个数量级,病毒滴度上升了2.51gCID50,在选取的有代表性的适应代次在细胞上的增殖曲线试验中同样证明了流感病毒在适应小鼠的过程中,毒力得到了加强。同时,小鼠肺部的病理改变随病毒代次的增加而愈发严重,至第七代病毒感染的小鼠,肺部出现大面积的出血、肺部结构严重破坏,随着病毒适应代次的增加,能引起小鼠肺部更强烈的病变。另外,对流感病毒第四节段(编码HA蛋白)和第六节段(编码NA蛋白)进行测序后,发现第七代病毒中这两个节段均出现了有义的点突变,这可能与病毒毒力的提高和对小鼠的适应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