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纳米碳纤维-水泥基导电功能材料电阻率性能的影响及耐久性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c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使用导电水泥基材料制备智能混凝土建筑备受人们关注。智能建筑主要包括智能压阻感应材料,健康监测材料以及自除冰材料等等。智能材料能够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目前智能水泥基材料的应用非常有限,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智能混凝土的制备需要高成本;其次,智能混凝土的功能性尚未达到实际服役的高标准;再者,智能材料的功能性极易受到动态环境的干扰。在实际服役环境中,智能压力、结构监测材料长期处于空气温度/湿度剧烈波动的环境中,因此,其监测结果受到严重干扰。与此同时,动态环境导致混凝土长期遭受因温度/湿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热应力破坏,导致水泥结构产生永久性损伤。然而目前,关于动态环境因素对智能材料的结构以及电阻率性能的影响探究较少。为使智能混凝土能够在实际服役环境中稳定输出、高效工作,首先,本研究使用高长径比、高导电性的纳米碳纤维(CNF)制备了导电水泥基材料,并且探究了CNF掺量、含水量、龄期、测试电压及环境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嵌入的纤维网络、离子通道及隧道导电通道均是水泥基体中主要的导电通路。其次,探究了焦耳热效应对CNF-智能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焦耳热效应能够决定隧道效应的渗流现象。此外,探究了在动态环境中,智能监测材料的电阻率稳定性以及自除冰材料的升温能力。研究表明,当服役于降温环境中时,智能材料的功能性受到焦耳热效应及环境效应的协同影响。最后,对实际服役环境中的智能材料的功能性进行了疲劳测试。研究发现,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智能材料的导电性能不断衰减。主要原因是热应力、冻融循环破坏。结果表明,疲劳测试致使水泥基材料出现严重、不可逆的结构损伤,造成耐久性不良。本研究主要探究了CNF-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以及电阻率性能在实际服役环境中的变化,有助于制备出能够在波动环境中稳定、高效工作的智能材料,为智能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此外,通过对智能监测材料和自除冰材料进行疲劳测试,有利于评估智能材料的耐久性,对提高智能材料的服役年限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分子检测光谱技术,借助SERS基底,可对生物、化学等复杂体系中的痕量分子进行分析。其中静电纺纳米纤维SERS
【摘 要】 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非单靠用药可以达到,因此如何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就成了很多糖友家属关心的事。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能使我们的糖尿病患者及时的了解有关护理知识,帮助我们的糖尿病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及时掌握和预防有关并发症。笔者根据自身的护理经验就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方法  【中图分
【摘 要】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硫普罗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在积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作为新课程中“人”的因素,对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决定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新课程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