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内人力资本信号传递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e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是人力资本的组成要素,也是知识的载体。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继传统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之后,又一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是创造价值的主要要素,成为决定组织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和原动力。按照彼得·德鲁克的观点,“21世纪的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将是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和他们的生产力”,组织凭借人才的工作态度、知识和技能进行高附加值生产,获取高附加值回报,从而大幅度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组织中个体的人才要成为能创造高附加价值的人力资本,必须要在组织内进行有利于创造的有效的知识传递,从而使个体的知识和技能变为组织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组织化的价值创造。人是知识的载体,有知识的人才能被组织视为人力资本,能够成为人力资本的个人知识不仅仅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它包括潜在的、可增加经济性的生产能力的态度、知识和技能,共同构成人力资本。这种在组织内有效传递知识、直接提高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即人力资本的传递能力,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研究组织中人力资本信号传递的影响因素,意图找到增强组织竞争优势的要素。信号传递理论是解决非对称信息传递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本在组织内的传递具有非对称性。信号传递理论的应用研究更多的是运用于财务管理、产业组织及社会制度等领域,还较少有人力资本信号传递的研究报道。本文将组织中个人的态度、知识、技能作为人力资本信号,研究它在组织中通过个人向群体、群体向组织进行的有效传递的影响因素。探索人力资本信号传递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本信号传递与组织效率形成良好互动,进而使个人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上升为组织的人力资本,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及信号传递研究现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概括的基础上,提出组织内人力资本信号传递的理论模型,根据模型提出了5个人力资本信号传递影响因素及其假设,根据假设编制问卷并进行随机抽样和就近随机抽样调查,得到187份有效问卷,运用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提出了人力资本信号的内涵。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本文提出组织内人力资本信号的内容是态度、知识和技能,人力资本信号传递的是集个人态度、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人力资本信号。本文期望通过对人力资本信号传递影响因素的研究,为组织管理提供借鉴,以促使其进一步地提高工作绩效,这对于企业在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2、提出了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组织内人力资本信号传递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和假设。本文提出影响人力资本信号传递的因素有五个:人际关系、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知识与技能的吸收能力和转化能力、恰当的激励机制;组织内人力资本信号传递过程有三个:个人与群体间的传递(I-G)、个人与组织间的传递(I-O)、群体与组织间的传递(G-O),与之对应的有三个传递效果的评价。根据这一模型提出了15个研究假设,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所提出的假设。3、实证研究表明,在I-G、I-0、G-0的人力资本信号传递中,人际关系、竞争意识、知识与技能的吸收能力和转化能力、恰当的激励机制四个影响因素对组织内人力资本信号传递效果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4、实证研究表明,在I-G、I-O、G-O的人力资本信号传递中,合作意识对组织内人力资本信号传递效果总体影响不显著。本文的创新之处是:(1)提出了组织内人力资本信号传递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运用信号传递理论研究组织内人力资本信号传递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多,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对今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2)对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人力资本信号传递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及其假设,得到影响组织内人力资本信号传递的因素。
其他文献
为提高钢桥面铺装层使用寿命,减少疲劳裂缝的产生,保证桥面使用性能及钢桥结构的安全性,利用低温弯曲蠕变试验和高温Lueer流动性试验确定了2种有效的疲劳试验材料.通过中点加
高等学校社团的外部管理在现实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使得社团工作和社团活动井井有条,同时,它也是社团发展的扶持者和社团矛盾的协调者。而现有研究很少有对内部管理和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