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⑴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DPN大鼠模型;⑵应用测痛仪检测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⑶实验动物分为五组:正常大鼠分成Control-A(人工脑脊液)和 Control-B(0.75%罗哌卡因)组,糖尿病大鼠分为Model-A(人工脑脊液)、Model-B(0.25%罗哌卡因)和Model-C(0.75%罗哌卡因)组,建模第56天开始,每天骶管内注射1次药物,共7天,并于末次给药后1h后,测定各组大鼠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⑷使用HE染色、Weil`s染色及电子显微镜来观测大鼠坐骨神经形态学的改变;⑸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来分析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1的表达变化及规律;⑹应用免疫印迹法分析各组大鼠脊髓组织CGRP的蛋白表达及相关性。 结果:①糖尿病组大鼠与其造模前以及同时间点的正常组大鼠比较,体重均减轻明显,血糖均维持在高血糖标准水平以上(>16.7mmol/L),且未见自我缓解的趋势;②糖尿病组大鼠MWT造模前的基础阈值为46.48±1.13(g),到造模后8w下降到25.64±1.20(g),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③各组大鼠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检查结果:与Model-A组相比,Model-B组MNCV下降了6.71%(p<0.05),Model-C组MNCV下降了72.39%,(p<0.01)。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④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形态学改变:HE染色显示Model-B组的神经纤维较Model-A组肿胀度增高,鞘细胞数量相对减少,部分髓鞘出现溶解,而 Model-C组的神经纤维肿胀程度更加明显,鞘细胞数量进一步减少,甚至神经外膜的毛细血管亦有扩张充血表现,部分轴突消失;Weil`s髓鞘染色显示Model-B组坐骨神经髓鞘较Model-A组表现髓鞘溶解及脱失,鞘细胞轻度减少,而 Model-C组则出现髓鞘大部分溶解,鞘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可见部分髓鞘脱失现象;电镜显示Model-B组较Model-A组坐骨神经的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发生分离现象,其间有水肿液,轴索萎缩,管泡状成分增加;Model-C组坐骨神经表现为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肿胀并布满变性的空泡状结构,部分出现明显的脱髓鞘现象,一些轴突萎缩;⑤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 TRPV1的表达变化:较Control-A组,其余各组大鼠免疫组化显示阳性细胞数均表现不同程度减少, Model-C组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⑥各组大鼠CGRP表达变化:较Control-A组,其余各组大鼠的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调,其中,Model-C组下调最明显(P<0.01)。 结论:⑴予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可以成功地建立实验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大鼠模型。⑵罗哌卡因能够明显阻滞DPN大鼠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且具有浓度依赖性。⑶脊髓背根神经节TRPV1及脊髓组织CGRP参与了DPN的病理生理过程,罗哌卡因可能通过影响CGRP蛋白表达而加重对DPN神经阻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