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涎腺腺样囊性癌是最常见的腮腺恶性肿瘤之一,其特有的侵袭转移方式造成涎腺腺样囊性癌治疗后易复发,至今仍缺少有效的防治措施。从分子水平寻找参与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相关分子,将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依据。目的在本课题组前期证实FZD2、FZD3基因与SACC发生、转移有关,可能起到抑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FZD2、FZD3基因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针对FZD2、FZD3基因序列设计合成siRNA,转染SACC-M细胞,实验分成四组:siRNA-FZD2组、siRNA-FZD3组、NC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siRNA转染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FZD2、FZD3蛋白的表达,使用CCK-8试剂盒观察SACC-M细胞增殖情况,应用侵袭小室分析细胞侵袭特征。第二部分采用Ad-EasyTM系统,使FZD2、FZD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同源重组,构建Ad-FZD2、Ad-FZD3腺病毒载体,酶切鉴定正确后以脂质体转染的方式在AD293细胞中包装,测定病毒滴度后选择最适感染强度感染SACC-M细胞。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感染后FZD2、FZD3蛋白的表达,使用CCK-8试剂盒观察SACC-M细胞增殖情况,应用侵袭小室分析细胞侵袭特征。结果第一部分siRNA-FZD2、siRNA-FZD3转染SACC-M细胞48h后蛋白免疫印迹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FZD2、siRNA-FZD3组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弱。应用CCK-8法观察发现,siRNA干扰后的SACC-M细胞增殖曲线位于对照组SACC-M细胞增殖曲线之上,SACC-M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侵袭小室结果显示siRNA干扰后的SACC-M细胞比对照组SACC-M细胞穿过小室的数目明显增多,SACC-M细胞侵袭能力增强。第二部分重组腺病毒以MOI=100感染SACC-M细胞72h后蛋白免疫印迹显示,与GFP阴性对照组比较Ad-FZD2、Ad-FZD3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强。应用CCK-8法观察发现,腺病毒感染后的SACC-M细胞增殖曲线位于对照组SACC-M增殖曲线之下,SACC-M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侵袭小室结果显示过表达FZD2、FZD3的SACC-M细胞比对照组SACC-M细胞穿过小室的数目明显减少,SACC-M细胞侵袭能力降低。其结果与siRNA干扰的结果一致。结论FZD2、FZD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增殖及侵袭中起关键作用,可能对涎腺腺样囊性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可以为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判断和基因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