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研究发现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早期即给予大鼠意向性运动治疗,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亚急性期的运动功能,并能增加缺血期半暗带区AMPA受体亚单位GluR2蛋白表达,可能与增强突触的传递效能有关,但是GluR2表达的调节机制仍不清楚。GRASP-1属于Ras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E),其与GluR2,GRIP1存在共表达,GRASP-1的表达影响GluR1/2的表达,并在调节AMPA受体聚集、循环以及突触可塑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制备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大鼠模型,缺血再灌24 h后采用不同的康复手段,运用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爬梯频率、前后肢抓握功能、TTC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手段和方法,了解意向性运动疗法干预后对于大鼠行为学变化,及动态观察GluR-2以及GRASP-1的影响,旨在揭示意向性运动疗法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选用200~300 g雄性SD大鼠,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再灌后24 h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大组:第一组用于TTC染色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梗塞体积的变化,第二组用于免疫组化观察GluR2,GRASP-1表达变化;每组再分为4个小组,即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组(MCAO)组、意向性运动疗法(WM)组、饲养环境改变(EM)组、一般康复(CR)组,各组大鼠再分成再灌后3d、7d、15d、30d4个小组。在再灌后1h,1d,3d,7d,15d,30d分别给予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每天均给予观察大鼠爬梯或箱侧壁次数,大鼠抓握能力。
结果:
(1)再灌注各时间点WM组大鼠爬梯频率次数明显多于CR组及EM组,以再灌后7d,15d,30d有统计学意义;再灌后15d,30d,WM组大鼠前肢抓握功能改善明显,而后肢抓握功能在各时间点三组间无明显差异;再灌后30d,WM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低于MCAO组。
(2) TTC染色发现再灌后15d,30d,WM组、CR组、EM组较MCAO组梗塞体积增大,以WM组增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再灌后30d,WM组缺血半暗带区GluR2、GRASP-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与MCAO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CR组、EM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4)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GluR2与GRASP-1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78,P<0.01)。
结论:
在局灶性脑缺血亚急性期,意向性运动疗法可能通过诱导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区GRASP-1蛋白表达上调,增加GluR2表达,增强突触传递效能,提高突触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