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源荷波动的双馈风力发电并网机组调频调压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yytt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风力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所占的比例随之增加,但同时也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挑战。由于风力发电中风能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频率波动、电压不稳定等不利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对目前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作为双馈风力发电机控制基础的理论支撑,探讨适合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电压和频率控制模型。
  其次,由于目前双馈风机普遍采用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和传统变桨、超速减载以及直流母线并联超级电容器用于短期频率调节各有其不足,提出基于变功率点跟踪和超级电容器储能协调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一次调频策略,充分结合以上控制策略的优势,弥补其不足,达到在不损失风电机组发电效益的前提下,参与系统一次频率调节的效果,并且大大提高了一次频率调节能力和发电效益,经济性优势显著,为储能装置在新能源机组渗透率逐渐加大的背景下提出了新的应用思路,同时为风机参与一次调频的新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后,考虑到由于双馈风电机组能够达到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为风电机组的电压控制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基础。且双馈风电机组虽然运行在了最大功率跟踪模式,但是风速一般达不到额定风速,因此有功功率达不到额定值,这样风机就能留有一部分的无功备用容量,用来参与系统的电压调节,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在源荷随机波动场景下的调频调压控制策略,在电压频率控制下,风机输出有功无功功率均可跟随系统的频率和电压波动产生响应,电压频率控制策略可以在源荷随机波动下充分抑制电压和频率的波动。
其他文献
变压器作为电力网络发、输、配各个环节的核心设备,对其状态的准确评估和故障风险的及时预警与电网安全息息相关。为克服传统状态评估方法的不足,本文在溶解气体分析法(Dissolved Gas Analysis,DGA)的基础上增加气象因素构建新的特征量,并基于智能算法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构建了基于气象及状态检测数据的变压器故障风险预警模型。  本文首先
学位
随着间歇式新能源大规模入网和电网峰谷差负荷的不断扩大,储能系统成为了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四大环节中的重要补充,储能技术作为调峰调频、解决新能源发电并网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机械弹性储能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储能技术,采用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作为驱动机构,以涡卷弹簧作为储能介质进行电能的存储与释
学位
智能家电功耗特性与区域日负荷模式高度相关且占家庭负荷比重高,在需求响应市场中极具潜力,可有效降低电网负荷的峰谷差。识别智能家电负荷模式并量化其参与需求响应的灵活性有助于电网运营商制订合理的调控方案。因智能家电负荷模式隐含于家庭总聚合曲线中而难以获取,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可打破传统负荷监测方法的桎梏,但多数NILM算法囿于监督式或预
学位
光伏发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逐年扩大,结合我国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呈现逆向分布这一特点,如何提高光伏能源消纳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相比交流汇集,光伏电站采用直流汇集是实现高可控性和高压大规模电能外送的首选方式。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集成化和规模化发展,多变流器级联形式可以构成更加灵活且复杂多变的电力电子装置,但各变流器的阻抗特性差异常常会使系统的稳定性发生变化。因此,本文针对光伏直流升压汇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分散式风电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凭借其资源充足、就地消纳等优点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分散式风电接入配电网后也给传统配电网的电压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研究适应分散式风电接入的配电网调压方法,以解决现行调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促进分散式风电消纳。论文主要工作如下:  1、分析了应用于分散式风电中的双馈风力机的基本原理和无功输出能力。首先介绍了风力机的基本情况及其分类,然后
规模化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但是新能源的间歇性和不可控性将对传统电力系统发电侧与负荷侧间的瞬时功率平衡造成冲击,发展储能技术是保证系统功率平衡的重要措施。以涡簧为储能介质的机械弹性储能技术(Mechanical Elastic Energy Storage, MEES)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储能技术。本文以推进机械弹性储能技术的实用化为出发点,对机械弹性储能机组储能运行的
随着大力开发风力发电,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大幅度提升,其在电网中的渗透率也逐渐增加。然而,风电的波动性,间歇性以及随机性,给电力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愈加明显。风速作为影响风电功率波动的主要原因,其预测的准确性关系到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因此,提高风速预测准确性也是促进风电功率消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风速的超短期预测进行了深入研究。现有的研究大多将风速数据视为连续不断的序列,忽略了其
学位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手段,近年来因其无燃料消耗、无污染物排放、灵活配置等优点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分布式光伏因其分布广、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对世界范围内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大力推广。然而,随着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日益普及,用户不稳定的实际负荷与间歇的光伏输出功率耦合在一起,使得用户的负荷模式变得更加复杂。由于小规模的分布式光伏系统通常位于电表的后端,
随着光伏发电渗透率不断提升,传统光伏电源缺乏惯量、阻尼的特点以及面对交流侧低电压故障需要退出运行的问题,均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日益严峻的威胁。作为解决这些问题被提出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与低电压穿越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大量研究与少量应用,而在众多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往往关心技术的功能实现与优化,却少有人关心技术应用后的实际外特性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针对目前少有虚拟同步发
学位
由于全球性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通过逆变器接入电网,电力系统呈现低惯性、低阻尼的发展趋势。为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概念,即利用分布式电源逆变器模拟同步机外特性,从而为系统提供必要的阻尼和惯量支撑。作为虚拟惯量的物理基础和能量来源,虚拟同步发电机储能单元的配置直接影响着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性能和成本。本文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两大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