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r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通过适当的政策安排,满足公民对最低的公共资源的需求的一种服务,是推动社会稳定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分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安排。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涉及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这三大类,它们对于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公民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东莞市是我国著名的制造业大市,研究东莞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有助于我们推动东莞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状况,了解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因素,以及提升东莞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并为类似省市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考与建议。文章首先对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理论予以介绍,并简要的介绍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以及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随后,通过对东莞市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了东莞市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各镇街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差异,并认为,经济发展、政府行政能力差异、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制度供给不足与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是导致东莞市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接着,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函数,确定了东莞市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测量指标和测量标准,并利用所构函数对在东莞市调研所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对东莞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了东莞市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结论以及影响均等化的一些因素。研究认为,东莞市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较不均衡,其中,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相对较高,而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略低,同时,我们认为,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是众多的,其中人均财政收入、政府能力则在均等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些建议和措施:提升东莞市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东莞市及各镇街政府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与完善财政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体系;加强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府际合作,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完善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安排等几个方面努力。
其他文献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市场经济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随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尤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速度是与城镇化进程一致的,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劳动力迁移呈加速的趋势,由于居住条件和收入不高等原因,外出务工者的老年父母并没有随他
基于多要素综合视角,论文从土地与生计2个维度构建微观尺度的乡村地域系统概念模型;融合遥感影像数据、问卷调查数据及访谈资料等多源数据,以西安市上王村为例,探究"城郊村"在旅游驱动下的土地利用和农户生计转型,并对其与"景边村"的转型发展进行案例较析。结果表明:①伴随乡村旅游发展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上王村的土地利用日益多样化、复合化、旅游化,农户生计方式组合渐进更替,家庭就业、收入、消费与旅游的相关性不断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部署工作,但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目前仍有近7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仍高达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