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越来越快,集约化、高密度的养殖模式使畜舍环境病原增多,畜禽疾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空气传播是主要方式之一。现在针对养殖场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的研究多集中于某一种或几种特定微生物的调查研究,缺乏对养殖环境的总体空气质量评估和空气中所含有的微生物的全面分析。本研究选取长春地区的一所奶牛养殖场作为采样地,9月~12月每月采样1次。分别使用TSI激光粒子计数器、Andersen-6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器及SASS 2300生物气溶胶采样器,对该牛场环境空气进行实时监测和样本采集。对该环境中气溶胶粒子粒径和浓度分布规律、可培养细菌数及环境空气病原本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研究结果表明:奶牛舍内的气溶胶粒子浓度与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温度、湿度、风速及卫生状况改变会直接影响气溶胶粒子浓度;其中12月份的气溶胶粒子浓度最高,10月份气溶胶粒子浓度最低,但不同月份下各个粒径范围内的气溶胶粒子浓度趋势相同,粒径在0.3μm~5.0μm的气溶胶粒子浓度占粒子总浓度的99.61%。而该范围下的粒子也正是对人和动物呼吸系统危害严重的。在四个月份中,9月份奶牛舍内气载需氧菌浓度最高,为0.91~1.36×104CFU/m3,可吸入粒子占比57.12%~63.62%;10月份气载需氧菌浓度最低,为0.84~1.18×104CFU/m3,可吸入粒子占比65.88%~69.89%。从结果看,气溶胶粒子浓度与可培养气载需氧菌浓度之间并无直接相关关系,粒子数高,并不代表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粒子含量一定高;10月份虽然可培养菌浓度较低,但可吸入粒子数却偏高,不容忽视。经16s rDNA及宏基因组技术分析,该奶牛舍空气中含104属150种细菌;本研究中分离纯化出108株细菌,鉴定出9个菌属25种细菌,其中优势菌为:腐生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108株菌中各占到24.07%、17.59%、12.04%和9.26%;优势菌属为:葡萄球菌属和芽孢杆菌属,占比分别为44.44%和41.67%。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并占据农业生产总值的重要部分。养殖舍内环境空气质量及其中所含病原微生物种类和浓度的监测是有效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流行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养殖人员和畜产品安全的重要保证。本研究结果可为及时了解养殖舍内病原本底,实时监测舍内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质、量演变规律及评估各致病菌和条件性致病菌的潜在危害提供了基础数据,也是有效预防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维持动物健康、提高生产性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