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要求,2002年秋季全国所有的高级中学都将开设研究性学习。根据笔者身在基层所了解到的情况,包括教师和校长们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情况,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情况和已经开设的学校的实施情况,深感前景不可乐观。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怎样才能实施好研究性学习课程,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研究以一个中部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的县城省属重点中学为个案,进行了两轮实验,试图从实践的层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实施研究性学习?怎样实施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如何评价?这是任何一所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学校都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为此,本文第一部分先着力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界定,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及其比较研究,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内容要求,研究性学习与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及施瓦布的“探究式学习”的思想渊源,以及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动因何在、意义何在。“怎样实施”和“如何评价”这两个实践性的问题,构成了本文的第二部分,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这部分首先对我国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部分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比较研究,再在“两轮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五个阶段:组织培训与宣传发动、指导选题与选聘导师、课题论证与开题评审、自主研究与监控指导、成果表达与交流总结。这五个阶段所体现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有指导的发现学习”(Guided Discovery Learning)。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评价,本文先介绍了最新的国际课程评价观,接着分析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最后介绍了一个来自我校实践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方案。该部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研究性学习管理文本开发”的问题。“两轮实验”的最大成果当属这研究性学习管理文本的开发,一共六本(见附录),系对应于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工作小组成员、年级组成员、班主任、责任导师、学生课题组和学生个人的使用手册,设计科学合理,操作性非常强,具有指导、记录和评价三大功能。本文第三部分为此个案研究的几点反思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