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就开始关注外语焦虑的研究。E. Horwitz和John Cope(1986)指出,焦虑是听和说过程中表现尤为显著的心理现象,而由听力障碍引起的焦虑是值得研究的。关于听力焦虑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笔者发现相关的文献比较少,而且发现在这稀少的研究中许多的研究者将焦虑的解决方案聚焦在改变教学的外环境上,比如改变教材,教学形式等,较少有从学生的个人,主观和内心去探寻,比如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目标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Bandura,1986)。具体到学习中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感越高,学生越自信,学习成绩越好。在高职院校,教育者发现学生普遍比较不自信,自我效能感低,分析其原因可以归根于高中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及其导致的对学习的焦虑。作为二语习得输入环节的听力更是引起许多学生的焦虑心理。笔者设计了实验调查研究学生的听力焦虑水平和自我效能感,以及二者与学生听力水平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以15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高职学生的听力焦虑水平,并根据调查结果探讨分析了学生的听力焦虑与学生个人特点的关系,与自我评价听力水平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焦虑与学生的自我听力水平评价呈负关系,和学生的个人特点例如性格没有直接关系。另外又采用了自我效能感调查表测量学生的普通学习效能和听力学习效能。发现高职学生的普通英语学习效能偏低,而听力自我效能更低,分析他们的自我效能低的主要来源是成败经验、目标、心理状态和高职特点。分析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焦虑呈负关系。根据第一个实验的分析结果,笔者又从实验一中抽取了52名学生进行了第二个实验。结合第一个实验中这52名学生的信息,笔者进行了历时12周的课堂自我效能培养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设定适宜学习目标,增加学习过程成功机会,端正对成败的正确认识,培养自信和掌握正确的听力学习策略等办法培养学生听力学习自我效能。同时笔者在实验前后都来采用大学英语考试对学生进行了相同英语水平测试,后测结果表明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高于前测。另外笔者在测试结束后给学生再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普通效能感和听力自我效能都有所提高。同时学生的听力焦虑也有所降低。此项实验表明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降低学生的焦虑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成绩。文章结论部分,笔者提出了本研究的教学实践意义,建议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设定正确目标,端正成败态度,培养学生自信和掌握学习策略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笔者也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