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世界各国学者更加关注教师队伍发展,但大多研究集中在对教师“应然”状态的研究中,脱离教师的现实生活,导致教师身份危机重重,教育变革、教师专业发展失去了立足点。农村初中教师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对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来揭示农村初中教师身份认同现状,了解教师的生存状态,找出问题所在,并试图重构教师身份,引导农村初中教师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农村特定的环境中从内心深处认可自我,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工作中。同时,提醒社会关注农村初中教师发展,为农村初中教师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教师身份认同是复杂的、流动的、多变的,是教师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对教师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以后,从内心对教师职业接纳并确认,不断地追寻自我的过程。本研究运用访谈法、观察法、教育叙事研究法,把目光集中在农村初中教师的现实生活,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倾听教师的声音,力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农村初中教师的生活状态及身份认同的现状是什么样的?(2)农村初中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在目前的状态下,怎样重构农村初中教师身份?本研究无意提出普适性的规律,而是讲述了三位教师的故事,从农村初中教师的职业认知、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的职业情感、教师对农村环境的认同、教师的职业价值观这五个维度进行阐释和分析,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得出研究结论:(1)教师职业认知在不同时期变化较大。(2)教师职业能力不能满足农村初中教育教学现状。(3)教师的职业情感积极。(4)教师能适应农村环境,但不满足生存现状。(5)教师职业价值观清晰。透过结论,看到农村初中教师的自我内部景观和外部因素等影响着教师身份认同。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初中教师身份重构的途径:(1)教师自我中的身份重构。(2)自我论述中的教师身份重构。(3)社会情境中的教师身份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