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1年9月,日本第一个女性文学杂志《青鞜》创刊,从此以后,新女性登上日本文坛,成为文学表现的主体。日本女性文学自二战以来蓬勃发展,表现形式多样。具体来看,战前以描写亲身经历为素材的私小说为主:战后在男女平等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女性作家们努力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战后涌现出来的众多女性作家中,仓桥由美子(1935—2005)凭借独特的“反写实”观念性小说确立了文坛地位,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对仓桥由美子及其作品的研究,从目前来看,主要有四种方法:一、从欧洲文学、思想角度切入的论述占据主流。论文主要以仓桥对存在主义文学家卡夫卡、加缪、萨特等的思想受容为中心。例如,安藤秀国的《仓桥由美子初期作品中的卡夫卡影响》(《爱媛大学法文学部论集》人文学科编(23)2007)等。二、从“反世界”角度展开论述。论文多以前期作品为中心。例如,岛田棱香的《仓桥由美子的反世界—解读初期作品<政党><夏之终结>》(《藤女子大学国文学杂志》(75)2006.9)、小鹿系的《仓桥由美子论—向反世界的下降》(《日本文学志要》(29)1983.11)等。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展开研究。论文多将仓桥由美子与同时代的内外作家相比较,阐述仓桥文学观、女性观的形成与特色。例如,朴银姬的《仓桥由美子与杨沫的比较研究:以性与政治为轴》(《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45)2005.3)等。四、立足女性主义角度的研究。例如,榊敦子的《“我”与“他”之间—仓桥由美子所诠释的“他者”概念及其戏谑》(鹤田欣也编《日本文学中的“他者”》新曜社1994.11)等。仓桥由美子在战后日本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中国对她的研究却几近空白。笔者在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中检索发现,仓桥由美子的名字只出现在一篇论述超现实主义文学的论文(王育林《川端康成与超现实主义》,载《教育研究》1985年3期)中。对于仓桥由美子的研究,迄今为止,日本学者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已发表的论文来看,几乎都是从作家论、作品论的角度对单篇作品进行探讨,而围绕其前期文学作品或几部代表作展开研究,综合性地探讨其文学特色的论文还很少。本论文将弥补这一空白,试图将仓桥由美子的文学分为三个时期,并以其前期代表作《政党》(1960)、《蛇》(1960)、《暗旅》(1961)为中心,综合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存在主义理论、比较文学的方法,通过对其前期作品中明显具有的存在主义思想、女性主义思想进行分析,探明仓桥由美子的文学原点及前期文学的特色。论文由“前言”、“正文”、“结论”三部分构成。“前言”部分,概述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是论文的核心,由四章构成。第一章,阐明存在主义及存在主义文学在日本的发展,从时代背景及教育背景入手,分析仓桥由美子与存在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从自由观及异化论角度分别考察存在主义者萨特及卡夫卡对仓桥由美子的影响。以仓桥前期文学代表作《政党》、《蛇》为中心,具体分析存在主义理论在仓桥文学作品中的运用。第三章,运用比较文学方法,从自我与他者、爱情观、母性观等方面入手,对仓桥女性论之具体表现的《我的“第三性”》与波伏娃被称为“女性主义理论圣经”的《第二性》进行比较,揭示仓桥女性思想的由来及独特性。第四章,结合仓桥前期文学代表作《政党》、《蛇》《暗旅》,从自我与他者、恋爱观、母性观角度展开具体分析,探明仓桥女性主义思想在其具体作品中的体现。“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归纳仓桥由美子前期文学的特征及明显具有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特色,揭示其在日本女性文学史乃至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综上所述,可见仓桥由美子的文学是从关注人的存在及生存价值出发,到关注自我、关注女性。她的作品很好地反映了作家的精神追求及对现实生活的关照,表现了女性作家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对其文学进行研究可以管窥现代日本女性作家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