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导热性能良好的紫铜贯流式水冷风口小套是炼铁高炉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向高炉内吹送热风和喷煤。由于高温环境下前端高速回旋焦炭和内腔高速喷吹煤粉的磨损,紫铜风口小套易被磨坏漏水,服役寿命大大缩短。频繁地休风更换风口小套,给高炉稳产和高产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提高紫铜风口小套的耐磨性、延长其服役寿命是迫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熔覆防护层是提高铜表面耐磨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在紫铜基体表面等离子熔覆WC增强Co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钢铁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重点项目:高炉风口小套防护覆层的界面调控机制与服役强化实践(U18602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热性能良好的紫铜贯流式水冷风口小套是炼铁高炉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向高炉内吹送热风和喷煤。由于高温环境下前端高速回旋焦炭和内腔高速喷吹煤粉的磨损,紫铜风口小套易被磨坏漏水,服役寿命大大缩短。频繁地休风更换风口小套,给高炉稳产和高产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提高紫铜风口小套的耐磨性、延长其服役寿命是迫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熔覆防护层是提高铜表面耐磨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在紫铜基体表面等离子熔覆WC增强Co基合金防护层,对等离子熔覆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系统研究了WC增强相对紫铜表面Co基合金(Stellite 6合金)覆层的宏观形貌、微观结构、物相组成、硬度、稳定性(抗高温氧化性)和耐磨性等的影响作用规律,并探究了热处理对等离子熔覆快速凝固形成的防护层的组织和性能影响,旨在为紫铜风口小套的表面强化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块状紫铜基体表面等离子熔覆钴基复合覆层实验,得出的参数优化结果如下:熔覆电流140A;焊枪移动速度180mm/min;紫铜基体预热温度800℃;送粉量30g/min;离子气、送粉气、保护气分别为3L/min、3L/min、12L/min。(2)以Stellite 6合金粉末作为熔覆粉末,WC球形颗粒作为增强相,在紫铜表面熔覆了不同WC含量的覆层。使用优化工艺参数得到的WC-Co基覆层宏观形貌良好。纯Stellite 6覆层由富Co枝晶和富Cr、Co的枝晶间共晶构成,当WC含量为10%时,枝晶间共晶中M3W3C、M6W6C等碳化物相增加,枝晶的晶粒尺寸变小。WC含量由20%增大到40%时,碳化物相的尺寸增大。(3)随着WC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40%,覆层的平均硬度由553.43HV0.1提高至954.64HV0.1。WC-Co基覆层氧化增重量大于纯Stellite 6覆层,含10%WC的覆层氧化增重最大,为纯Stellite 6覆层的2倍。WC-Co基覆层700℃的氧化生成物主要为Co WO4。(4)熔覆过程中Cu元素由熔池进入覆层,主要存在于富Co枝晶中,以固溶体的形式存在。当Cu含量超过5 at.%时发生偏析,在熔覆层内形成单质铜。WC含量越高,覆层内Cu的平均溶解度越低,越容易形成单质铜。由于铜基体高导热的特性,覆层初始凝固速率过大,导致覆层底部发生枝晶偏析,物相分布不均匀。热处理后,随着固态相变的进行,覆层物相由非平衡态变为平衡态,枝晶偏析被消除,出现了Co4W2C等新的碳化物相,覆层微观组织均匀化,碳化物相含量提高,覆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增加。(5)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WC强化Co基合金层的作用机理如下:由于与Co基合金良好的润湿性,WC的添加对覆层的宏观形貌影响较小;WC与Co基合金生成了以M3W3C和M6W6C为主的高硬度中间产物,且WC含量越高,这些中间产物在覆层中的占比越大,并通过细晶强化、弥散强化等机制和中间产物的高硬度提高覆层的平均硬度;随着WC含量增加,高硬度中间产物使覆层室温下的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转变磨粒磨损,从而提高了室温耐磨性;高温下WC-Co基覆层生成Co WO4氧化层,且WC含量越高,Co WO4生成量越低,氧化层致密程度越低,在高温磨损环境下越容易脱落;致密的Co WO4氧化层和氧化层剥落后裸露的WC颗粒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了覆层的高温耐磨性。在600℃或更高温度下,含10%WC的覆层氧化程度最高,因此防护效果最好,600℃时耐磨性为纯Stellite 6覆层的1.4倍;在500℃或更低温度下,WC含量越高,高硬度中间产物含量越高,耐磨性越好。含40%WC的覆层防护效果最好,在常温、400℃和500℃的温度下耐磨性分别为纯Stellite 6覆层的3.7倍、4.4倍和2倍。等离子熔覆后紫铜基体高导热率引起的覆层枝晶偏析可以通过热处理消除,进一步提高性能。
其他文献
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主要的益生菌之一,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近年来,双歧杆菌产胞外多糖(EPS)因其在食品、生物技术、化妆品、医药等多个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倍受关注。EPS是双歧杆菌表面合成和呈现的一种碳水化合物聚合体,其与双歧杆菌的益生菌活性密切相关,并且对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的益生菌也有积极影响。目前国内外有关双歧杆菌产胞外多糖,研究报道寥寥无几。基于此现状,本课题立题于一种长双歧杆菌ATCC
脊椎动物体内骨骼的骨化过程主要由膜内成骨与软骨内成骨两种形式组成,其中四肢的骨骼主要以软骨内成骨形式骨化。软骨内成骨表现为骨间充质细胞先形成软骨中间体,再矿化为硬骨。这一细胞分化的过程受到信号通路的精细调控,其中FGF信号通路发挥着重要作用。Fgf8是FGF信号通路的重要传导分子,我们实验室过去的实验表明,Fgf8可以促进颅面部间充质细胞向软骨分化。我们实验室前期构建了Shox2Cre/+小鼠,发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能量存储装置,因其高的功率密度、宽泛的温度操作范围以及较长的循环寿命等特点,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商用超级电容器多采用碳基电极材料,尤其是活性炭。而作为碳前驱体的生物质原料丰富且可再生,重要的是转换过程采用的方法环境友好。本文以梧桐絮为碳源,通过Fe(NO3)3/KOH和Ni(NO3)2/KOH催化活化共作用,分别制备了碳纳米片(CNs-Fe/KOH)和多孔碳(
本文从外部环境与内部需求两方面论证了劳动、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性,以国网重庆电力公司(简称"国网重庆电力")"三项制度改革"为案例,绘制人力资源优化"施工图",探索与电网企业相适应的劳动用工、收入分配等机制,创新构建科学合理评价体系,建立符合实际的"三项制度改革"体系,增强企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球化石能源日益枯竭,推进太阳能这一新能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的任务迫在眉睫。冶金法制备工业硅与西门子法、硅烷法等传统工艺相比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能耗低等优点,因而更适合我国发展。冶金法制备工业硅分为传统冶金法以及新型冶金法。传统冶金法是先冶炼出产物硅,再对其进行除杂处理,工序冗长。而新型冶金法则是先对冶炼原料先进行酸洗处理,再进行冶炼,有效缩短除杂工艺,但废液处理为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探
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Co3O4作为电池的负极材料以其高比容量(890 mAhg-1)成为许多研究者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循环过程中导电性差、体积变化大,导致电极的速率容量低、容量衰减快,阻碍了电极的实际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成功地合成出三种形貌的Co3O4纳米粒子,并着重对形貌控制率高,晶体结构简单的立方体Co3O4进行三种改性方法的研究。首先,本文设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随着小型化、智能化设备的快速发展,新型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此,柔性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和开发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传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容量低,而且电极制备工艺无法满足制备柔性电极要求,因此开发柔性的高容量、轻便的一体化电极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课题以柔性棉布为基底,经化学镀、原位刻蚀、热处理、碳纳米管
涡轮叶顶间隙流动十分复杂,叶顶间隙泄漏损失约占气动损失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叶顶间隙与叶高相对比值每增加1%,涡轮效率下降0.8%~1.2%。故减小叶顶间隙降低泄漏损失是提高涡轮性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过渡工况各部件的热响应速率及径向变形量不匹配,导致转子与机匣的摩擦碰撞,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安全运行。因此,研究涡轮叶顶间隙变化规律并进行有效调控尤为重要。首先,在同时考虑多种载荷的情况下,现有的涡轮叶顶间
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是中医药理论和作用机制阐明的重要研究内容。如何全面、准确的描述中药复杂成分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诠释中药多成分、多靶标、多途径的特点,需要强有力的分析技术支撑。近年来,多种高通量、快速、自动化的前处理技术显著提升了中药体内外多成分的分离提取效率;色谱、质谱分析技术蓬勃发展,推动了中药体内外多成分的快速发现和全面、准确定量;质谱成像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为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
基于点云数据的表面形貌重构技术是三维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并在逆向工程、数字化制造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三维扫描技术的发展,原始点云数据量庞大且存在大量冗余,会降低点云数据的利用效率,给点云数据的处理和应用带来不便。为了快速高效地对三维点云实现表面形貌重构,本文针对传统点云处理算法中存在的点云被过度简化、特征点易缺失以及重构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特征约束精简的三维重构方法,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