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产地溯源技术是有效实施食品原产地追溯,保护名优特产品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矿物元素指纹、有机成分指纹及电子鼻在植物源性农产品产地确证和溯源方面备受关注。为了明确不同地域来源猕猴桃中矿物元素、有机成分及气味物质组成与含量特征,探讨矿物元素指纹、有机成分指纹及电子鼻用于猕猴桃产地溯源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本研究分别于2012和2013年在陕西省周至县和眉县、四川省沐川县和湖南省永顺县采集123份猕猴桃和180份土壤(表层、母质)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检测猕猴桃和土壤样品中Na、K、V、Cr、Mn、Fe、Co、Ni、Cu、Zn、Sr、Mo、Cd、Sb、Ba、La、Ce、Nd、Tl和Pb共20种元素的含量;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手持折光仪等检测猕猴桃样品中VC、VE、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及总糖5种有机成分含量;利用电子鼻采集和分析猕猴桃样品的气味物质组成;结合方差分析(ANOVA)、多重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判别分析(LDA),系统研究各指标在地域间的差异特征,对样品产地的鉴别效果,以及它们与地域环境、基因型、储藏时间等的关系;检验已筛选的指标对非本年际猕猴桃样品产地的验证效果,并建立猕猴桃产地溯源的有效指标体系及产地判别模型。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猕猴桃中矿物元素、有机成分及气味物质组成在地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独特的地域品质特征;3种指纹技术用于猕猴桃的产地溯源是可行的,其有效性依次为有机成分指纹>矿物元素指纹>电子鼻气味指纹。(2)元素Cr、Mo、Sb、La、Nd和Tl的含量在不同地域来源的猕猴桃、表层土壤和母质土壤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且对猕猴桃产地的判别效果较好,是用于猕猴桃产地鉴别较为可靠的指标。(3)猕猴桃的VC和VE含量在地域间差异显著,且受基因型、短期储藏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作为猕猴桃产地鉴别的潜在指标。(4)猕猴桃的气味指纹受储藏影响较大;电子鼻用于猕猴桃的产地溯源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稳定性。(5)矿物元素和有机成分指纹组合可以明显提高对猕猴桃产地溯源的正确率,溯源效果优于单一技术。(6)不同溯源技术的稳定性依次为矿物元素指纹>有机成分指纹>电子鼻气味指纹;Mo、Sb、La、Nd、Tl、VC和VE7项指标对非本年际猕猴桃产地的鉴别效果较好,是用于猕猴桃产地溯源较为稳定的指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