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惩罚寻找错误——《黄金时代》荒诞背后的伦理诉求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u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已故作家王小波以其“特立独行”的姿态引人注目,但我们更应关注隐匿其后的文化心理及本真面目。 王小波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作家?首先可称其为“生活脚本的编写者”。但与他天生反感的生活脚本的编写者们(如七十年代的政工干部)不同,他恰恰是借助其小说叙事,编织起有关自由的神话。作为小说家的王小波,既是一个如昆德拉所说的“思考一个故事”的小说家,也是一个如刘小枫所说的“叙事思想家”。在他的那种“特立独行”的姿态背后,实际隐含着一种边际人格与权威人格的碰撞与对抗。而对其作品的接受,也必然是一个历经误解和曲解,方能获得某种程度理解的过程。 先知王小波其人,方能更好地理解其作品。在王小波自认也是公认写的最好的小说《黄金时代》里,实际讲述的是一个“为惩罚寻找错误”的荒诞故事。王小波正是借助这种卡夫卡式的荒诞,在呈现了一种生存的终极悖论的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自由主义的伦理诉求。由此我们可以说:《黄金时代》真正要讲的并不是什么文革故事,而是伦理故事。我们更应关注的,恰是那种荒诞背后的伦理诉求。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中国和希腊神话为例,对人间君王形象进行了比较。文章认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王与神有着密切的关系,神与人有时只是这个形象的两面。此外,中国神话的人王身上不但没有普通人的
本文对汪曾祺小说创作进行了探讨。汪曾祺在四十年代的创作实践中,尝试借鉴接受西方现代派的一些创作手法,如1945年创作的《小学校的钟声》,《绿猫》,这两篇作品可以说是中国现代
自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就落入到“边缘”的位置上,在文化上“重返中心”就成了我国学者的一种持久冲动。后现代哲学主张以
本文对程度副词“很”作状语情况进行了考察。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交待了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列举文中所用语料的来源。 第二章综合以往汉语语法学
有的食品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利于健康的成分,而人们又不愿意放弃吃这种食物的“权利”,怎么办?在许多情况下,可通过合理搭配多种食物,既减轻或解除某种食物的有害作用,又可享受到美味和营养。    排铅多吃黑木耳  铅会影响大脑和神经介质正常代谢,损害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智力下降,学习能力降低等,并可引起动作行为异常和视觉、听力功能减退等。天然食物中或多或少都含有铅,在各种食品加工过程中,最易污染食物的
期刊
在以往的《雷雨》研究文章中,研究者多是就《雷雨》的思想意义或某一方面的艺术特色展开论述,这些研究多是单单围绕着作品本身展开的;曹禺的各类传记中在提到曹禺是如何写作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朝、向、往”的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两种观点是“朝/向/往+名词短语”位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往+名词短语”位于动词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