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部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已基本实现,而“乡风文明”这一目标尚未达成,也就是说人们的物质生活搞上去了,精神生活还没有提高,所以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了促进传统戏曲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7月11日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再次强调了传承与发展传统戏曲的重要性。湖北省鄂东地区具有悠久的黄梅戏文化传统,所以该地区应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将传播和传承黄梅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本论文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视域下,探讨鄂东地区黄梅戏的传承。本文以地方戏曲鄂东地区黄梅戏为例,首先梳理了研究背景,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并阐述了本研究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主要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文献搜集与整理、数据采集与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黄梅戏在鄂东地区传承的现状、存在的实际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地方政府的角色、黄梅戏传承人的表现、黄梅戏本身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以及普通大众与黄梅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黄梅戏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黄梅戏的繁荣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地方政府的帮助。(2)优秀的黄梅戏传承人是确保黄梅戏传承的首要因素,但受流行音乐等因素的影响,从事黄梅戏工作的专业人才在不断减少,鄂东地区黄梅戏艺术的传承面临着严重的人才不足的问题。(3)黄梅戏在传承过程中,应积极吸收其他艺术形式之精华,力求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开拓创新,具备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唯有如此,才能让黄梅戏艺术真正走进广大百姓的日常生活,适时适当地做出调整和完善,才能永葆生机,更好地传承下去。(4)在鄂东地区的农村,只有春节前后才会有戏班子入村演出,应把黄梅戏艺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环,组建农村黄梅戏爱好者社团,让农村的黄梅戏文化更加浓厚,利用黄梅戏艺术建设出独具特色的鄂东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