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内膜新生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1.薯蓣皂苷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内膜新生的作用研究:采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方法建立内膜增生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血管的形态,分析并计算血管的管腔面积、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CD31的表达水平并分别计算阳性率和荧光面积。2.薯蓣皂苷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表型转换的作用研究:体外培养原代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用MTT法检测薯蓣皂苷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CNA的蛋白表达进一步确认药物对细胞增殖的作用,用划痕实验检测薯蓣皂苷对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法和RT-q PCR实验法检测薯蓣皂苷对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同时检测薯蓣皂苷对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3.薯蓣皂苷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机制研究: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活性和叉头盒转录基因M1(Fox M1)的表达,用RT-q PCR法检测Fox M1及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过表达和敲减Fox M1后,采用MTT法和划痕实验检测Fox M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结果:1.薯蓣皂苷抑制大鼠颈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内膜新生:大鼠颈动脉损伤后管腔面积明显减少,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显著增加,表明成功的建立了颈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模型。与模型组比较,薯蓣皂苷高剂量组的管腔面积显著增加,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动脉内膜PCNA和α-SMA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薯蓣皂苷高剂量组显著降低了PCNA阳性率和α-SMA荧光面积(P<0.01)。薯蓣皂苷低剂量组有降低新生内膜面积和平滑肌增殖的趋势,但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1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薯蓣皂苷不影响血管损伤后再内皮化(P>0.05)。2.薯蓣皂苷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表型转换:MTT实验结果显示,薯蓣皂苷能抑制10%FBS所诱导的细胞增殖,并且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薯蓣皂苷能显著降低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薯蓣皂苷可以抑制20ng/ml PDGF所诱导的平滑肌细胞的迁移。此外,薯蓣皂苷还可以使平滑肌细胞收缩表型标志物α-SMA、SM22α表达增多,合成表型标志物OPN表达减少。而相同剂量的薯蓣皂苷对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没有影响。3.薯蓣皂苷通过抑制ERK1/2-Fox M1通路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Western blot和RT-q PCR实验结果显示,薯蓣皂苷可以降低ERK1/2磷酸化活性,并降低Fox M1及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MTT法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Fox M1能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但敲减Fox M1则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结论:1.薯蓣皂苷可以抑制大鼠颈动脉损伤后的内膜增生,这与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有关,提示薯蓣皂苷可能对PCI术后血管再狭窄有积极的防治作用。2.薯蓣皂苷可以抑制由FBS或者PDGF诱导的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表型转换。3.薯蓣皂苷是通过抑制ERK1/2-Fox M1通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