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B2蛋白抑制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及SPSB3靶蛋白鉴定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b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SPSB蛋白家族的4个成员(SPSB1,2,3,4)都含有SPRY结构域和SOCS盒。SPSB1、SPSB2和SPSB4通过SPRY结构域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结合,从而介导i NOS的泛素化与蛋白酶体降解。抑制SPSB2与i NOS的结合,可以增加一氧化氮(NO)产生,可能可以促进杀灭病原微生物或癌细胞。本论文研究SPSB蛋白调控i NOS的结构基础,并设计干扰SPSB-i NOS相互作用的抑制肽,研究抑制肽与SPSB2的相互作用以及复合物的结构。本研究还对目前仍然未知的SPSB3蛋白的细胞内靶蛋白进行探索。方法:本研究使用核磁共振(NMR)波谱和等温滴定量热法(ITC),分析SPSB2蛋白SPRY结构域与i NOS氨基端短肽K9以及与设计的环八肽抑制肽cR8的相互作用。使用X-射线晶体衍射方法测定SPSB2-K9及SPSB2-cR8复合物结构。通过外源性过表达和细胞穿透肽两种方法研究i NOS氨基端短肽对RAW264.7细胞NO产生水平的影响。此外,在293T细胞和A549细胞中过表达全长以及去除SOCS盒的SPSB3蛋白,通过免疫共沉淀和质谱分析鉴定SPSB3的相互作用蛋白。结果:NMR分析表明cR8与SPSB2蛋白SPRY结构域的i NOS结合位点结合。ITC法测得K9与SPSB2的亲和力为10+1 n M;cR8与SPSB2的亲和力为699+104 n M。本研究解析了SPSB2蛋白SPRY结构域与K9及与cR8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细胞实验表明,外源性i NOS氨基端短肽可以增加RAW264.7细胞NO的产生。通过免疫共沉淀和质谱鉴定得到一些可能的SPSB3相互作用蛋白。结论:SPSB2-K9及SPSB2-cR8复合物晶体结构的解析,为深入了解SPSB蛋白对i NOS的调控以及设计抑制剂分子提供了结构基础。本研究还初步鉴定得到一些SPSB3蛋白相互作用蛋白,为进一步研究SPSB3的细胞内靶蛋白及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基于模型构制思想将核磁共振T2谱反演问题转化为求目标函数极小值的最优化问题,建立新的易于实现1乏谱非负性约束的优化反演模型,然后利用共轭梯度FR算法解决上述反演问题。将
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永远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教学生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教师研究的课题。尤其对于像我们学校这样的普通高中而言,用什么方法来教我们的学生就更值得
我国高速铁路运行时速已经达到了350 km/h,对列车行驶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列车轴温监测系统主要由安装在车轴上的温度采集发射端和驾驶室内的监测终端组成,采集端以控制器
基于单元电路复用结构,设计了NIM、ECL、TTL电平多功能适配器,介绍了电路复用结构和单元电路的设计原理。该插件用于核物理实验测量系统中不同逻辑电平的数字信号的适配与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