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地面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是抗震设防的必要条件,“破坏机制”和“层间位移”是控制结构地震响应的先决因素。通过对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及2008年汶川地震的震后灾害研究发现,导致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塑性铰”出现在柱端,而导致柱端尤其是底部柱端破坏,形成局部薄弱层。针对该类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对既有建筑物受地震作用后如何进行修复与加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修复和加固的方法有许多种,本文重点探索利用“摇摆墙”结构来加固框架结构,以满足抗震规范。本文根据某地一所中学的实际设计图,通过弹塑性分析软件-SNAP,分别建立了不同连接构件的框架-摇摆墙模型,来分析不同连接形式的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差异。连接构件采用刚性杆、金属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器及其组合,来研究不同连接方式对摇摆墙抗震加固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地震波具有强烈的不可预测性,罕遇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作用也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本次模拟分析论证:能量密度、频域和时域空间是决定地震动作用以及结构破坏程度的决定性因素。(2)框架-摇摆墙结构较纯框架结构有较好的控制层间位移的作用,并且可以消耗更多的地震能量。但由于自身耗能伴随着结构本身破坏这一属性以及维修替换成本较高,有关连接构件可以进行相应改进。(3)金属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单独作为连接构件时,均可以控制最大层间位移角在抗震规范限值内。粘弹性阻尼器与粘滞阻尼器作为连接构件时,薄弱层位移较为突出;金属阻尼器作为连接构件时,连接构件对应轴力较大,所需摇摆墙尺寸较大,经济型较差。(4)“刚性杆+粘滞阻尼器”和“金属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两种组合方式,都可以使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建筑抗震规范。但从控制薄弱层乃至整个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的角度来讲刚性杆和粘滞阻尼器组合效果更理想;从经济性和可操作性方面来讲金属阻尼器和粘弹性阻尼器效果更理想。(5)对于同一种组合方式,上下布置明显优于隔层布置。试验证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及周围需要足够的刚度来满足抗震规范以及人们对于结构舒适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