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青少年的体育运动越来越重视,校园足球已经成为国家加大力度建设的重点项目。足球是一个下肢灵活性兼变速性强的耐力型运动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极高,所以研究足球教师自身运动防护能力的水平有一定的意义和必要性。本调查研究旨在通过对足球教师运动防护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找出问题,提出相关学习建议,为广州市足球教师的培养方向提供部分参考依据,提高足球教师在损伤救护上的能力。研究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运动防护、“知信行”、校园足球的文献、资料和相关政策文件,了解运动防护、“知信行”的历史演进,进行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后,确定研究思路。再采取自编问卷《关于足球教师运动防护“知信行”的调查问卷》对广州市116名中小学足球教师进行立意抽样调查,同时结合相关数据统计软件对足球教师运动防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做相关性数据分析,利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百分比交叉表检验、卡方检验等分析各个情况。研究结果:1.知识题平均得分为11.37分,错误率集中在急救知识部分,平均分2.12分。不同性别教师在急救知识得分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运动年限和不同教龄的得分百分比分布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态度题平均分为80.05分,错误率主要集中在康复态度部分,不同年龄足球教师在康复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运动年限和不同教龄的得分百分比分布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3.行为题平均分为11.37分;错误条目集中在康复行为部分;不同教龄对足球教师的运动防护行为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学历和不同运动年限足球教师在急救行为百分比的分布情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结论:1.在知识方面:足球教师运动防护的急救知识得分水平最低,预防知识较好,说明足球教师急救知识更新不足,没有进行急救知识继续教育。2.在态度方面:足球教师运动防护的预防态度与急救态度积极,但是康复态度得分水平较低,说明足球教师对康复训练还不够重视,需要加强康复意识,养成习惯。3.在行为方面:足球教师运动防护的急救行为得分水平不高,康复行为得分最低,说明急救知识掌握不完善,没有形成相应的急救行为;康复态度不够积极也是导致康复行为不够完善的原因之一,所以需要养成进行运动康复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