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表明,肝脏病变与肠道内菌群变化关系密切。肠道菌群紊乱和移位,会刺激炎症因子和炎症的改变。炎症微环境不仅能诱导肿瘤发生,同时能促进肿瘤的发展和转移。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菌群代谢产物在病变过程中往往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原因在于肠道代谢物参与宿主免疫、信号转导、表观遗传的调控。其中,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肠肝轴交流异常,引发肝脏中的炎症反应,持续的炎症刺激使肝脏信号转导紊乱并导致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与炎症相关的肝脏病变,越来越被认为是导致肝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拟用肝癌患者16S rRNA测序,对乙肝及非乙肝所致肝癌患者涉及到的菌群相关变化、肠道微生态失衡及关联的信号和代谢通路及其功能进行研究,对理解肝癌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更有效的诊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间,确诊的57例肝癌原发病例,分为乙肝所致肝癌组(HBVC)和非乙肝所致肝癌组(NHBVC),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3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前期统计查阅病案资料采集病人信息,包括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利用16S rRNA测序解析菌群的组成和关联的功能基因的组成,根据结果结合相关统计学分析方法,探讨肝癌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结果】1.NHBVC组定植较多促炎菌群(如埃希氏-志贺菌,肠球菌,变形杆菌,韦荣球菌),较少抗炎菌群(例如,柔能梭菌,瘤胃球菌,瘤胃梭菌);HBVC组定植较多抗炎菌群(如普氏菌属,Alloprevoella,Faecalibacterium,Phascolarctobacterium)。2.NHBVC组与HBVC组患者粪便菌群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HBVC组丰度高于另外两组。3.肠道菌群相关的代谢网络在NHBVC组和HBVC组中表现不同。NHBVC组菌群间网络相对简单并行;HBVC组菌群间存在相对复杂和局限的网络。4.NHBVC组与HBVC组患者菌群相关KEGG信号通路存在明显差异。NHBVC组与氨基酸代谢和糖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丰度较低,关于运输和分泌通路呈现较多;HBVC组则较多参与DNA复制蛋白和染色体途径。【结论】本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或非乙肝病毒所致肝癌与不同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代谢网络相关,相关数据表明不同肠道菌群在NHBVC组和HBVC组患者肿瘤发生过程中所导致的炎症反应的功能也有所不同。本研究结果提示改变肠道菌群组成,或许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肝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