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的锡盟胜利煤田,地处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区内含煤地层为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的大磨拐河组(K1d)下含煤段和伊敏组(K1y)上含煤段,可采煤层共计5层,由于下部的煤层往往在上覆的厚煤层之下,在以往的三维地震勘探工作中发现,厚煤层具有强反射的特点,对下面的煤层形成了强屏蔽作用。而深部的煤层,由于上覆煤层的屏蔽作用,反射波能量变弱,给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次研究在分析地质与地震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对地震资料的处理,岩性分析与测井曲线标准化等前期准备工作进行研究,取得高质量的基础成果后,对研究区多组煤层地震数据进行了常规解释结合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和地震属性技术预测煤层厚度、解释地质构造。首先,基于本区煤层层数多,如何提高分辨率和处理精度是本区三维处理的重点、难点,因此对原始地震资料处理做了大量工作,叠前主要采用了三维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常速扫瞄、三维DMO,偏移后又采用了优势频率反褶积进行了频率补偿。在去噪保证信噪比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使各煤层有效波主频范围达到70~80Hz,成果剖面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最终得到了优质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各组煤在数据体中反射波信噪比高、能量强,地质构造反应明显清晰。其次,对全区地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本区煤、岩层物性特征,其中煤层的密度一般为1.2~1.4g/m~3,纵波速度一般为1800m/s左右;围岩平均密度2.2g/m~3,平均纵波速度一般为2300m/s。根据全区物性特征,对测井数据进行本多元拟合,建立计算曲线与基准曲线间的函数响应关系,通过对实测数据的拟合,计算出适用于本区的拟合系数,得到了标准化的测井数据。最后,针对本区构造复杂,断层较发育,且互相之间多存在切割关系的特点,采用方差属性技术直观显像能力查明了全区构造情况,为接下来波阻抗反演的地层框架建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并且采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通过一系列参数分析,得到了优质的波阻抗体,很好的查明了全区大部区域各煤层厚度变化情况,但还是存在部分薄煤层个别区域存在多解性。因此考虑地震属性技术能很好反映薄煤特征这一特点,本次研究优选出了对薄煤厚敏感度最高的地震属性,经多属性融合结合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很好的预测出了薄煤层区域的煤层厚度,对波阻抗反演薄煤反映较弱区域进行了区域性补充解释。通过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互补融合,得到了最终的煤层厚度预测成果,解释了全区煤层厚度变化情况,更有效的圈定出了各组煤的薄层区域。其中4号煤自然厚度在0.62~37.71m之间,总体上呈南薄北厚的变化趋势,其中厚度1.3m以下薄煤区主要发育在A13-K3钻孔附近;5号煤自然厚度在1.63~55.8m之间,总体上呈南薄北厚的变化趋势;6号煤自然厚度在1.19~50.96m之间,总体上呈南薄北厚的变化趋势,其中厚度1.3m以下薄煤区主要发育在18-K0钻孔附近;7号煤自然厚度在0.49~7.6m之间,总体上呈西南薄、东北厚的变化趋势,其中厚度1.3m以下薄煤区主要发育在A13-K6钻孔附近。并解释断层49条,其中新发现断层45条。最终通过验证钻孔也验证了本次工作成果的正确性和高精度。通过本次研究,常规地震解释技术结合波阻抗反演技术和地震属性技术,突破了单一解释方法的局限性,三种方法在整个解释过程的各个步骤中,可以做到互补所短,互证所长,尤其针对地质情况复杂的研究区,是具有可行性且效果明显的综合解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