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供冷系统的供冷面积及最远输送距离是决定整个区域供冷系统经济性和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标,国内部分区域供冷项目一味追求规模,造成了区域供冷面积过大、输送距离过远,增大了系统的初投资,降低了系统运行的能源效率。本文基于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法建立供冷面积及最远输送距离优化模型,优化区域供冷系统工程中的供冷面积并限定最远输送距离。为确定优化供冷面积及最远输送距离,首先必须对区域供冷系统的负荷特性进行研究。本文采用DesignBuilder软件模拟了高层住宅、办公建筑以及商业建筑供冷期动态冷负荷,分析了不同类型建筑在单位面积冷负荷指标、负荷率、负荷峰值上差异;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单位占地面积冷负荷q、装机容量指数k及波动指数f三个指标对区域供冷系统负荷特性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通过优化建筑组合,最多可降低系统总装机容量23%,提高机组季节能效比11%。气象参数、机组IPLV值、管网形式、供水系统形式、供回水温差、用户冷负荷分布等多个因素将会对区域供冷系统的设计参数产生影响。通过分析上述各种因素对区域供冷系统技术经济性能的影响,采用寿命周期分析法,建立了区域供冷面积及最远输送距离优化模型,提出了优化模型的限定条件及求解方法。使用上述建立的优化模型,对某实际区域供冷项目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出最佳供冷面积为51000㎡。同时,得出工程南区最远输送距离为1052.3m,北区最远输送距离为1124.2m。并对影响最佳供冷面积和最远输送距离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电价从0.7元/kwh增加到1.3元/kwh时,最佳供冷面积增加14%,最远输送距离增加128%;供回水温差从5.5℃增加到10℃时,最佳供冷面积增加5%,最远输送距离增加32%;供水流速从1m/s增加到2.5m/s时,最佳供冷面积下降64%,最远输送距离下降15%;对于用户负荷的分布形式不同的区域,最佳供冷面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