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在亚洲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海洋食品。在中国刺参养殖已经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水产业。然而,由于对刺参的生物学特性的知道有限,刺参在大规模和高密度养殖过程中受到疾病的困惑。面对养殖刺参近年出现的疾病,有必要尽快搞清其免疫机制,以探讨有效的防病措施。本文通过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刺参器官中的过氧化物酶(POD)、非特异性酯酶(NSE)、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定性定位研究。研究表明,刺参触手、体壁、呼吸树和消化系统中均有POD的存在,但体壁上皮层和消化道外膜中的POD呈弱阳性;触手表皮层内的POD为阳性(++);呼吸树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呈强阳性(+++)。在食道和胃粘膜层及粘膜下层中,观察到POD阳性的颗粒状分泌物。本文观察到,刺参几乎所有的上皮组织均呈很强的NSE阳性,尤其是与海水直接接触的外表皮中酶活性更强。结果显示,在刺参的触手、疣足的衬里层、呼吸树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以及消化系统的粘膜层,AKP均呈阳性。在刺参的触手衬里层、呼吸树的粘膜层,ACP呈阳性。本章从患病刺参中分离出了2株对刺参具有感染能力的细菌,经鉴定1株为弧菌科弧菌属Vibrio sp和1株为弧菌科施万氏菌属Shewanella sp;在患病刺参的触手、肠和呼吸树等组织的细胞质中,检出了球形、具双层囊膜、直径大约为100-200nm的病毒粒子利用分离的病毒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刺参可以产生与自然发病刺参相同的症状,显示了分离的病毒对刺参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免疫增强剂,可提高无脊椎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从而增强水产养殖动物的抗病力。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技术,分析了壳聚糖、香菇多糖、海藻多糖、牛蒡寡糖和酵母多糖对刺参体腔液和体表粘液中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1mg/ml壳聚糖、酵母多糖、牛蒡寡糖、香菇多糖和海藻多糖后第4天,5个试验组体腔液中的SOD和LSZ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注射后第2天,5个试验组体表粘液中的SOD和LSZ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一个理想的线性单链DNA (LssDNA)数据库,应当有足够的容量、以容纳所有可能的LssDNA ,而且数据库中的序列也应当能准确、直观地展示。目前建立的LssDNA数据库,均采用字母串(代数法)和曲线(几何法)两种方法,该2种方法各有不足之处,这也许正是这两种方法同时并存的原因。作者在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同时,发现上述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将代数和几何法相结合的、新的数据库构建方法。该数据库中的每一条LssDNA都与数轴上代表自然数的一个点相对应,因此将此类数据库称为“点库”(Dot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