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耕地资源的稀缺与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其已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资源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逐渐增多,且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下,耕地生态安全也逐渐引起政府的关注并成为学术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是在吸收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江汉平原作为研究对象,将影响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因素分为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这三大类,建立了一套与江汉平原实际情况相符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通过对江汉平原2001-2010年的耕地生态安全综合值的计算,了解其在这10年期间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计算出江汉平原各个区的生态安全综合值,根据计算结果划分出相应的安全等级,同时针对各个区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依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制定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在2001-2010这10年中是不断变化的,由2001年的0.9597上升到2005年的0.9809,再下降到2010年的0.9195,生态安全综合值呈波动性上升后下降,但生态安全度变化不大,一直处于非常安全状态。(2)2010年在江汉平原的8个县市中,天门市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综合值是:0.9800,处于非常安全状态,在整个江汉平原中,天门市是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最好的地区;而宜昌市的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是:0.6865,处于弱安全状态,是整个江汉平原中生态安全状况最差的地区。(3)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综合值在2005年之前,一直是递增的,说明在2005年之前,其生态环境在逐步改善和提高,并向着良好有序的方向发展。在2005-2010年,尽管总体处于非常安全状态,但生态安全综合值有递减的趋势,说明江汉平原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在最近几年有恶化的现象。此外,平原内各个区的生态安全综合值各不相同且最好的与最差的地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4)虽然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总体上处于非常安全状态,但近几年生态安全状况有恶化的趋势。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基地,江汉平原的耕地安全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持续下降,耕地资源的质量比往年有所降低,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生态灾害时有发生,可耕地不断减少等。为实现江汉平原耕地的可持续利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障耕地生态安全的一些措施,耕地保护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