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德威在《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中阐述了对“小说中国”的看法,“文学上海”也可作如是观。现代文学中对于上海的书写,既有“风花雪月、饮食男女”,也有“涕泪飘零、嘻笑怒骂”,繁复纷呈,实则与现代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都市存在于历史进程(历史记载)中,同时也存在于文学叙述(文学想像)中,而后者更加富于多元化,对于展示都市的全貌或许更加有优势些。 由于现代史中的上海在乡土中国的特殊地位,引致了众多作家对这做座城市的书写和描绘,他们带着各自的立场和性格,塑造着不同的上海。新文学精英知识分子如陈独秀、周作人、朱自清、老舍、冰心、梁遇春等,他们是乡土文明的承接者,对上海的商业文化来说是对立面,因此“道不同不相为谋”,观念冲突就不足为奇了。茅盾并未把上海仅仅作为一个单独的城市来描写,他将其当作时代的象征和中国城市的典型。他笔下的上海是一个既特异又普泛的存在,孕育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但由于他与上海的特殊关系,无法最终形成一种城市本能,与之也就缺乏意会言传的默契。而其他大多数左翼作家大多持乡土社会的道德尺度,对都市文化进行审视;以阶级意识为思想主脉,对上海这个都市的代表进行批判和控诉,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新感觉派作家一边刻画着都市的纸醉金迷的生活,一边为都市的罪恶梦魇所困扰。施蛰存是“新感觉派”的同路人,他独特的气质造就了文学上海独特的气息。分裂的人格延续于冷静而柔婉的文字中,如梅雨,湿润而压抑。张爱玲是海派作家中不世出的奇才。她的作品是传统中国文化和近代商业文化的结合。她注视着繁华都市中的不和谐,传统的深深浸染使她安身立命于自己的身份认同,于是她用中国人的崇尚实际和悲悯情怀的立场来观察解读这个城市、这个世界。苏青遵行的是一种庸常的生活方式,其文字散发着家长里短的气息,展示着上海都市普通的家庭生活,有着结实的单纯。予且的小说是以上海的下层市民阶层为描写对象的,表现着下层市民的生活现状和生活哲学。 “京派”和“海派”的论争反映了两种文学观念的碰撞,已经扩展到南与北、海与陆、乡与城、中与西、现代与传统这样一些二十世纪中国文化面临的基本命题,体现出这场争论的巨大包孕性和深广的涵义。 海派文学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本身所产生的矛盾、困惑带给后世许多话题。而在五四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便意识到了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与物质现代化同步。于是,追求思想文化的现代性便成为了现代作家在艺术形式上探索的重要一环。 想像都市的方法因人而异,形成了众声喧哗的文化空间,都市的多义性由此产生。都市文化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弥足珍贵,存在于现实和想像中的文化更加意味深长。这也就是“文学上海”的意义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