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证型出现的概率,以了解其证候分布规律,分析各证型与瘀热阻窍证的关系,从而证实“瘀热阻窍”病理观的学术价值的规律性和实用性,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测定瘀热阻窍证患者血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流变、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分析其与证候的关系,为探索瘀热阻窍证病机证候的本质提供有益的启示。
[方法]临床收集符合脑梗塞急性期诊断标准的患者117例,根据国家《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证候诊断标准,并参照国家重点“973”计划“瘀热病因在内科难治病发病中的机制及其分子基础研究”研究小组制定的瘀热阻窍证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统计各个证型的分布情况,分析各证型与瘀热阻窍证的兼夹情况。并分析各证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流变、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
[结果](1)各证型的分布情况:117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风痰瘀阻证53例,占45.3%;瘀热阻窍证有41例,占35.0%;风痰火亢证15例,占12.8%;风火上扰证23例,占19.6%;痰湿蒙神证1例,占0.8%;气虚血瘀证2例,占1.7%:阴虚风动证11例,占9.4%;痰热腑实证12例,占10.3%。(2)瘀热阻窍证与其他证型的兼夹情况:15例风痰火亢证中有8例和瘀热阻窍证兼夹,兼夹比例占53.33%;23例风火上扰证中有18例和瘀热阻窍证兼夹,兼夹比例占78.26%:12例痰热腑实证均和瘀热阻窍证兼夹,兼夹比例占100%;53例风痰瘀阻证中2例和瘀热阻窍证兼夹,兼夹比例占3.77%;11例阴虚风动证中有1例和瘀热阻窍证兼夹,兼夹比例占9.09%;痰湿蒙神证和气虚血瘀证的病例较少,均无和瘀热阻窍证兼夹的病例。(3)中风病各组证型与患者的年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与患者的性别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与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脂比较,P值均大于0.05;与血流变各指标问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与纤维蛋白原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1)瘀热阻窍证是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常见证型之一。(2)瘀热阻窍是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重要病理环节,其他病理因素皆处于从属地位。(3)中风病的辨证分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血流变、纤维蛋白原均未发现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