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及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日渐繁荣,药品安全问题时常成为舆论事件,人民群众对饮食用药的安全意识快速提升,药品安全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药品市场上药品种类繁多,其中有一些涉嫌虚假宣传的“伪药品”商品在销售,这些商品标示的是一些“食”、“健”、“消”、“妆”等批准文号,在销售过程中虚假宣传具备药品的功能主治,达到欺骗消费者并让其购买的目的。这类“伪药品”不但无其所宣传的药效,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而且扰乱正常的药品市场秩序,阻碍了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通过对市场上“伪药品”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搞清楚规律,有利于国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对市场上的“伪药品”进行整治和规范管理,遏制“伪药品”现象,稳定药品行业市场秩序。研究内容:(1)研究国外非药品类产品、假药的定义以及通行监管办法,结合我国市场上“伪药品”现象的实际情况,理清“伪药品”概念以及目前我国对“伪药品”的监管现状;(2)分析目前我国“伪药品”基本表现形式,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伪药品”在市场上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违法行为进行分析,揭示“伪药品”的非法性。(3)分析典型案例,提出当前“伪药品”监管在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4)通过对市场和各类人群的广泛调查,研究分析“伪药品”在市场上流通的成因、形式和现状,以及社会公众对“伪药品”的认知、态度、购买渠道等,寻求提高公众“伪药品”的辨识水平,主动抵制“伪药品”的方法;(5)笔者从基层监管工作与实际执法中存在的难题出发,结合“伪药品”的立法缺陷,有针对性提出加强监管的对策建议。研究方法:(1)归纳分析法:归纳分析了“伪药品”的表现形式以及收集分析我国“伪药品”涉及的相关产品的法律法规;(2)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多个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揭示目前“伪药品”案件违法行为趋势动态以及对违法行为查处的疑难点等,同时研究相应对策;(3)问卷调查法: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以浙江省的消费者为主要调查对象,根据反馈的调查问卷予以归类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论。研究结果:“伪药品”的主要违法形式有虚假或夸大宣传、擅自添加药品成分、产品包装标签违法、产品批准文号违法等四大类。事实上,“伪药品”的非法宣传、销售已经达到了较大的规模,尤其是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伪药品”,隐蔽性强,影响范围广,再加上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伪药品”进行约束,这都给监管部门打击“伪药品”带来了诸多的难题。笔者从三大方面分析了“伪药品”的成因,同时,根据其成因,提出了从社会公众层面、政府执法层面、互联网监管层面以及立法层面解决“伪药品”的对策。结论:“伪药品”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扰乱药品市场,阻碍了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监管水平薄弱、群众对“伪药品”的认识水平不高和法律漏洞等方面因素造成政府监管部门对“伪药品”在生产和流通等环节上的监管打击力度较弱。对“伪药品”的监管,一方面需要在立法上继续完善改进,有必要将“伪药品”、“掺假药”、“冒牌药”等纳入到假药的定义范围内,确保打击“伪药品”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多部门联动,各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通力合作,对“伪药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对其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培训工作,提升社会公众认知水平,自觉抵制“伪药品”,以期达到遏制“伪药品”泛滥的现状,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