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陕西教会学校研究(1891-1952)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39年美国传教士布朗在澳门开办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马礼逊学堂,两次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深入内地开办教会学校,自此教会学校作为中国历史的存在物影响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和结果。陕西曾作为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盛极一时,近代却显现文化教育荒芜的景象,中国历史背景下地区间不同的环境,呈现教会学校区域发展的特殊性,共同构成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从1891年英国浸礼会在三原福音村创办崇真、美丽两所书院始,到1952年教会学校被政府接管、改造止,教会学校在陕西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通过对近代陕西教会学校的梳理,了解教会学校在近代陕西的发展状况,分析教会学校与陕西社会变迁之间的联系。以教会学校区域发展的特殊性,补充和完善教会学校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对近代陕西教会学校的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叙述本课题的研究缘起和意义,分析研究现状,界定核心概念,整理研究思路和方法,归纳创新与不足。第二章近代陕西教会学校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分析近代陕西教会学校产生的背景和条件。为打开传教局面,基督教会主动办学,以改善传教环境;除基督教会办学的主观目的外,陕西教会学校的产生有其客观条件,包括落后的文化教育发展状况的让步和多样的经费来源的保障。从纵向的视角,梳理近代陕西教会学校的发展历程。在梳理过程中,以客观史实为基,注重把握历史事件对教会学校发展的特殊影响,把陕西教会学校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步发展时期(1891-1925),突出义和团运动对教会学校发展的推动作用;自我调整和继续发展时期(1925-1937),强调非基督教运动对教会学校发展的影响;“繁荣”时期(1937-1949),彰显陕西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地理优势,对教会学校发展的促进;全面改造时期(1949-1952),以新中国成立后,对旧有学校的接管和改造为背景,呈现教会学校的最终归宿。第三章近代陕西教会学校的教育管理。从横向的视角,以尊德女中、玫瑰女中、广仁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等教会学校为具体的分析对象,研究近代陕西教会学校的发展状况。一方面,从教会学校的教学管理入手,分析陕西教会学校的师资构成与质量、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学生学业成绩与操行考查;另一方面,从教会学校的行政管理入手,分析陕西教会学校的校内行政组织与职责、经费来源与保障和学校日常管理。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陕西教会学校教育管理的特点:“严”字当头的教育教学管理;注重学生操行与人格的养成;彰显教育平等设置免费及公费学额。第四章教会学校与近代陕西社会变迁。通过对近代陕西教会学校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发展状况的研究,进一步分析教会学校与近代陕西社会变迁之间的联系,重点关注教会学校对陕西社会变迁的积极影响。教会学校是近代陕西新式教育的先导,它采用西方教育模式,直接推动陕西近代教育的变革;它培育了一批掌握近代科学知识的人才,推进陕西经济社会改革;教会女学倡导女子教育,改良社会风气;开办护士职业学校,推广医药卫生事业,改善民众健康状况。从区域来看,教会学校与近代陕西社会变迁有特殊联系,通过对近代陕西教会学校的研究,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教会学校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其他文献
产后尿潴留是产褥期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有效治疗,不仅影响子宫收缩,致使阴道出血量增加,膀胱破裂并感染细菌后可严重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艾灸对于产后尿潴留的诊疗具有独
目的调查和总结女性常住人群HPV预防性疫苗接种意愿,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自2018年1月~2018年3月对本乡镇500名女性常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HPV预防性疫苗接种意愿,
音乐欣赏,以欣赏者的音乐审美经验为基础,它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欣赏者通过这些心理活动去体验、发现和判断音乐的
<正>全语言教学理论已成为国际语言教育的代表性理论,并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起了教育改革风潮,成为幼儿及小学课程的一股潮流。"whole"一词的原意是"所有的、完整的、完全的
"男主外,女主内"是近代社会的家庭伦理模式,它要求女性争做贤妻良母。娜拉本意也是要做贤妻良母,"假冒签名"事件却令她做不成,所以她才离家出走了。婚姻中许多难题,不是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