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氧化钙作为根管消毒剂以其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宽的抗菌谱以及具有促进根尖周硬组织形成等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表明,氢氧化钙是通过离解成Ca2+和OH-发挥作用的。Robert等2005年建立了一种根尖周药物扩散模型,即通过分析模拟根尖周组织内根管消毒药物有效成分的浓度来评价药物的扩散效果。本文借此模型分析氢氧化钙在模拟根尖周组织内Ca2+和OH-的浓度,观察氢氧化钙扩散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首次对氢氧化钙在模拟根尖周内的抑菌效果作出评价,为氢氧化钙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分两个部分:即氢氧化钙药物在模拟根尖周组织内的扩散实验和抑菌实验。第一部分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观察不同剂型氢氧化钙通过不同根尖孔径的模拟根管向根尖周扩散的效果,制备模拟根尖周模型,按氢氧化钙剂型不同(悬浊液、糊剂、药尖)分为3个实验组,再按根尖孔径不同(15#、25#、40#、80#)分为4个亚组,在封药一周后分别用多孔板高效分析仪和pH分析仪测定模拟根尖周组织内的Ca2+浓度及pH值。实验二观察不同浓度氢氧化钙药物(10%、30%、60%、90%)在不同时间(1d、5d、10d、15d、20d)在模拟根尖周模型内的扩散效果。第二部分是不同浓度氢氧化钙药物抑菌实验,即在模拟根尖周模型内定植三种常见牙髓致病菌(包括具核梭杆菌、牙髓卟啉单胞菌和粪肠球菌),再在模拟根管内封入不同浓度氢氧化钙药物观察在模拟根尖周组织内的抑菌效果,上述实验均设有对照组。结果显示:1.三种不同剂型氢氧化钙在模拟根管内向根尖周扩散效果的pH分析发现,氢氧化钙悬浊液组扩散的平均pH值(8.26±0.86)大于氢氧化钙糊剂组(7.96±0.702)和氢氧化钙药尖组(7.83±0.59),悬浊液组与糊剂组、悬浊液组与药尖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糊剂组和药尖组之间平均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Ca2+测定结果表明,悬浊液组、糊剂组、药尖组平均Ca2+浓度分别为29.87±10.76ppm、24.62±10.40ppm、16.42±5.70ppm,三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结果还表明,不同根尖孔径平均pH值和平均Ca2+浓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依次为80#>40#>25#>15#。2.不同浓度氢氧化钙药物在模拟根尖周模型内的扩散的时间-浓度曲线显示,模拟根尖周组织内Ca2+浓度和pH值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2+浓度和pH值菌随时间逐渐升高,但15天Ca2+浓度后呈稳定趋势,pH值则呈持续上升趋势。结果还发现,实验第15天时,30%氢氧化钙组Ca2+和pH值最高,90%氢氧化钙组最低(p>0.05)。10%和60%氢氧化钙组次之。3.不同浓度氢氧化钙药物抑菌效果表明:①实验菌株为具核梭杆菌时,10%氢氧化钙组和30%氢氧化钙组抑菌效果好于60%氢氧化钙组(P<0.05),而90%氢氧化钙组抑菌效果不明显。②用牙髓卟啉单胞菌作为实验菌株,10%、30%和60%氢氧化钙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好于90%氢氧化钙组。③对于粪肠球菌,四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均无明显抑菌效果。④阳性对照0.02%洗必泰溶液对上述三种细菌均有显著的抑菌效果,阴性对照组则无任何抑菌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氢氧化钙悬浊液在模拟根尖周模型内的扩散效果好于氢氧化钙糊剂和氢氧化钙药尖;(2)根尖孔径越大,药物扩散效果越好;(3)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钙对根尖周Ca2+浓度和pH改变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30%氢氧化钙的扩散效果最好,而90%氢氧化钙的扩散效果最差;(4)在模拟根尖周模型内氢氧化钙对具核梭杆菌和牙髓卟啉单胞菌的抑菌作用较好,其作用根据浓度不同产生差别;但氢氧化钙对粪肠球菌无显著抑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