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修正是指说话者对自己话语中的错误或不恰当信息进行监测,并在不受对话者影响的情况下执行修正的过程。自我修正是口语输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自我修正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教学意义。本文是基于语料库的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口语中的自我修正行为的研究。本文将自我监控理论、自动化理论、以及注意力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旨在探讨以下两个问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自我修正在使用频率、分布类型和结构方面的总体特点;自我修正行为与语言水平的关系。本次研究的语料来源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2.0)版》,从2007年英语专业八级口语考试任务三的录音材料及相应的转写文本中随机选取了高、中、低三个等级共90位学生的口语数据。随后依据Levelt(1983)提出的分类标准并稍作调整,对选取语料中出现的自我修正进行识别、标注。首先,对自我修正的整体特征进行研究。频率分析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自我修正的频率较高(每100词中含有4.36个自我修正);从自我修正的分布来看,属于隐性修正的相同信息修正(55.96%)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余按频率高低依次为显性修正中的错误修正(21.01%)、恰当修正(13.59%)、不同修正(6.97%)和误修正(2.47%)。该结果表明学习者对于语言形式正确性的关注度高于其对语言内容得体性的关注度。错误修正的子类别中最常见的是词汇错误修正,显示了二语学习者对于词汇项目正确性的较高关注度;从自我修正的结构来看,自我修正的种类与修正结构存在一定的关系。例如:不同修正大量选用了重新开始这种修正结构,而错误修正和恰当修正则主要采用即时修正和折回修正。其次,本文探讨了语言水平对自我修正行为的影响。总体来看,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越高,自我修正越少。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相同信息修正和恰当修正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对于错误修正和恰当修正子类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进行的句法错误修正和恰当替换修正显著高于低水平的学习者。该结果表明,由于自动化水平较高,高水平学习者能够更好的监控口语输出的句法和语篇层次。本研究对于国内英语口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以及自主学习的推动因素,自我修正理应得到英语教师的更多关注。英语教师应鼓励学生培养自我修正的意识,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关注学生的自我修正行为,教师还可对学生的优劣势以及语言水平有更近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