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是继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束后,又一项全国性基础信息采集项目。项目范围之广、组织难度之大、周期之长、要求之高,都超出了一般国土项目的要求。从项目的技术要求来看,整个项目囊括了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等多个测绘及信息专业方向,学科专业跨度较大,整合难度高,所以实施较为困难。从项目的作业流程上来看,整个项目主要由前期资料收集、外业调查、资料整理、数据入库、公示及资料修改等多个部分组成。需要调查、收集、整理的资料类型繁多,数量巨大给整个项目的实施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从内容上看,农村土地经营权登记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1]:空间数据采集部分和权属数据采集。其中空间数据采集也称为地理信息数据主要指图形[1],即在每个行政区域内的每个承包主体所承包的每一块土地的空间位置(界址点)、面积及形状;而权属数据则是通常的属性库,主要是指以户为承包单位的各类基础信息,包括农户的个人、家庭、承包地数量、四至等与之相关的[1]12类属性。从全国各地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由于所采用基础资料的形式不同,有些地区以航片为主,有些地区与卫片为主,而有些地区则两者兼有。所以各地采用的具体实施方案有所不同。以航片为作业底图的作业区,主要以内业判读从而确定图斑位置的内业解析法为主;而以卫片作为作业底图的作业区,则以外业凋绘结合实地测量的全野外法为主;或两者兼有。但是从作业目的上来说,不管采用内业解析法或是全野外法或者两者的结合,目的都是要弄清楚每户、每一块地的确切位置。从项目组织来看,此项目包括大量的勘察凋绘、资料收集、整理及资料的确认工作,并且这些工作环环相扣,交叉进行。这就对人员调配、工作衔接,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处理好项目中的这些组织环节,能够大量减少项目作业时间、提高项目效率、还能大大节约项目经费。但各项工作具体组织来看,虽然外业凋绘工作,工作量大、时间长、所需工作人员较多,但其目标相对简单,对组织要求相对较低;而权属工作,从其工作性质上来看,作业内容全部是在室内完成,看上去组织难度会更小。然而,由于此项工作需要严格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中所要求的属性进行采集。将采集到是属性依照规程[1],录入到数据库中。由于需要采集的属性众多、资料形式各异,数据库录入工作量巨大。所以此工作阶段,在流程安排上不慎,都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本论文,着重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项目为基础,以其调查流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期在多个省、市、县的实考察,作业队伍的作业情况以及项目验收状况,结合土地业务的普通作业流程,并在农业部在2013年2月19日颁布的三个行业标准(规范)[1][2][3]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多方验证,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流程。并在此作业流程的基础上,以VC2010、ADO、AO等工具,设计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辅助软件DatabaseAsist1.0。经过试点村验证,此流程及辅助软件能够有效提高调查成果质量及提高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