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誉的形成机理研究——以东京大学为例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een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声誉即是人们对大学或某所具体大学总体的质量或特色的一般判断、看法或信念。大学声誉是不少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进行排行时用到的评价指标,某所大学的声誉也与其在大学排行榜的名次呈正相关。  东京大学属于一流大学无可质疑,而且在欧美名校林立前列的状况下,东京大学作为亚洲的一所大学名次相当靠前,令人瞩目。本研究以东京大学为例,分析大学声誉的核心因素包括:特色教学、科研成果的学术引用、产业收入、办学的国际化程度。它们体现着大学内部学生、教师、研究人员的利益,体现着大学外部社会经济对大学的产出要求,也体现着大学本身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化过程中国际化的要求。  大学声誉的形成依据包括:同行认可、媒体传播、雇主传播以及优秀科研成果的输出效应。东京大学在日积月累中,已形成良好的声誉。对大学声誉应有维护、管理的意识:应当巩固加强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拥有基于质量优先的科研管理;应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应推进国际化持续发展的策略。  良好的大学声誉一旦形成,还会反过来对大学的健康长足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它有利于一流人才的引进,有利于国际多元化的人才交流,优秀师生可以保障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高起点。其次,社会对大学产生反哺效应,这主要是指学科发展方面的反哺,人才培养的反哺,以及经济、品牌的反哺。再次,良好的大学声誉有利于确立一流大学的公众导向,从而形成一些基本共识,促进整个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主要依靠教师作为中坚力量,因为安全教育教师是连接学生和安全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而安全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安全教育的成效。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
我国高校实施战略管理,是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展开的。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归纳起来有:高校
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都是备好教案,课堂中教师执行教案,更多关注的是一堂课能讲哪些内容,怎样完成这些内容。然而这种教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收效甚微。学案教学让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