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全面展开,交通枢纽的建设进入又一个高峰期。为对接“一带一路”及“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部署,铁路修建直达出海口不可避免的遇到滨海软土地基问题。软土地基因其自身特点在实际工程中易引发沉降变形问题。本文以唐曹铁路软土路基地段为研究对象,采取现场监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该地区软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的固结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本文对软土路基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沉降综合控制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以新建唐山至曹妃甸铁路工程为依托,选取试验段进行了沉降监测,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沉降规律,并采用双曲线法和三点法对工后沉降进行预测。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该试验段软土路基进行数值分析,计算中对淤泥、淤泥质粉质黏土及粉质黏土分别采用不考虑蠕变的摩尔—库仑模型和能反应土体时间效应的软土蠕变模型,同时对采用真空预压法处理的软土路基部分沉降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本构模型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软土路基的沉降规律与特性,但摩尔—库仑模型计算所得沉降值偏小,软土蠕变模型计算沉降值与实测更吻合,二者相差约14.5%,表明在软土的变形过程中,排水固结和蠕变是同时发生的,分析软土路基时,考虑蠕变—固结特性是必要的。本文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唐曹铁路软土路基的沉降特性及处理方式,得出了适用于本研究对象的结论,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