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我国,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是高中的必修学科,它承担着社会对劳动者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也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关键在教师,重点在课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已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思想,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掌握新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学校不够重视、教学理念模糊、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过程不落实、学生活动缺乏有效地组织、学生评价不及时等等,这些问题将严重制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基于上述背景和问题,本文着力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通过对影响教学实效性问题的分析和总结,提出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和措施,以期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帮助信息技术教师提高教学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概要介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缘由、目的与意义,国内外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概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和理论基础,并对本研究的几个概念,即实效性、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解读。第二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文献的汇总分析,在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出影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问题。第三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分析。这一部分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剖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第四部分: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和措施。这一部分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和措施。第五部分:结语。针对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并针对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建议,对教学实效性的进一步研究提出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