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选题是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林国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闽台区域文化研究”(96A25013)的子课题。 闽台文化是指生活在闽、台两地人民所共同创造的,以闽方言为主要载体的区域文化,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富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海洋文化。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又是闽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传统建筑沿袭着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相继定居后传入台湾,不论是民居、宗祠、会馆,还是文庙、关帝庙、妈祖庙、寺院等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征。同时,台湾传统建筑在吸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移植闽南传统建筑特色中,也在寻求表现台湾地域建筑文化的特征。 福建在汉朝建立了闽越国,建都东冶(今福州冶山),揭开了福建文明史的第一页,三国时期,全闽第一座郡城——建安郡(今建瓯)的设置,标志着汉文化已大规模传入福建。自两晋开始,中原汉族人民先后有四次大规模的迁徙入闽,且分布于“八闽”大地,至南宋时福建已由移民社会转为定居社会,汉人成为福建居民的主体。其间,移民不但传承着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同时经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闽江流域等不同地域文化的撞击与交融中,逐渐形成了福建宋明时期的“闽学”,成为中国后封建社会时期的主流思想。 明朝初期,由于政府实行“禁海”与“迁界”的消极海防政策,致使福建沿海居民被迫出海谋生,寻求发展。清初施琅将军实行“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的政策,使通过台湾海峡而移民的队伍中有80%属于福建闽南泉、漳人,成为台湾主体的居民,这种迁徙实际上也是汉人入闽的一种重复。清政府准许闽台两地口岸对渡,使两岸与海洋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台湾海峡间的海上贸易活动十分活跃,也因此有了海神“妈祖”的崇拜,这是闽台海洋文化造势的结果。 福建与台湾在历史上都是移民社会,祖根在中州,其迁徙的过程一般以血缘和地缘进行组合。当移民择地定居后,便建造民居以家族聚居为主,同时,更仰赖于宗教的作用以达到安居乐业的生活,这是闽台民间信仰的基础,无论是宗教实体、信仰对象,还是祭祷仪式、日期等都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这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种亲缘、地缘、文缘、物缘与神缘的认同感,亲和力和内聚力表明了闽台社会、文化与历史的渊源关系。宗教建筑因信徒对神抵的崇拜而产生,不仅在宗教信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成为闽台传统建筑的精华所在。 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在继承与发展中,逐渐形成福建传统建筑以方言为特征的七大建筑支系:即闽南建筑,闽东建筑,莆仙建筑,闽北建筑,闽中建筑,闽西建筑,闽西北建筑等。台湾汉族移民在与当地高山族同胞的融合中也呈现出以方言为特征的四种建筑类型:即闽南建筑、有漳州与泉州建筑之分,客家建筑,福州建筑,潮州建筑等。闽台传统建筑联系最为密切的属于福建闽南建筑与台湾的闽南建筑类型。以历史和文化的视角,联系比较的方法对闽台传统建筑类型的实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台湾传统建筑的平面类型在福建闽南地区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例子,几乎是福建传统建筑的移植,这种历史渊源关系取决于台湾汉族移民中绝大多数为闽南人,早期传统建筑的营建工作多仰赖于闽南匠师和福建的建筑材料,现存的传统建筑中多是这一时期所建造的。所以说,台湾不仅在宗教信仰上源自福建,而且在宗教传统建筑的形制、风格及其营建方法上也承袭了闽南宗教建筑的传统,但表现在建筑细部处理上的不同,反映了民族性与地域性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现象。 历史上,台湾隶属于福建省管辖达五百五+余年,其中有二百余年处在合治时期,而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闽台人民同根同源的历史见证。因此,闽台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渊源研究,将丰富和发展中国建筑历史和闽台地方建筑史,填补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空白,也有利于发掘传统建筑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对于闽台传建统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史实资料收藏与研究的学术价值,对现代建筑创作也有着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