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义、礼、智、信”。作为绵延了2000多年的核心价值观念,它适应了封建经济社会与政治制度的要求。它既是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又是治国理民的为政之道。为了维护封建家庭的和谐、封建社会的稳定,在“仁”核心价值体系影响下,封建统治者确立了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家庭伦理规范。为了协调以家庭为核心的各种关系,制定了家国间伦理、家庭成员间伦理、邻里朋友间伦理以及人与自然环境间伦理等传统家庭伦理准则。传统的中国家庭孕育于华夏民族独特的生存土壤和文化环境,因而家庭伦理呈现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特征,表现出特定时代下固有“压制女性的男权主义思想、束缚个性的家庭本位意识、维系封建专制的移孝作忠、忠孝两全家国观念”等传统家庭伦理的弊端。
像任何传统文化一样,传统家庭伦理必然存在着超越时代的普遍性和历史局限性,我们需批判吸收,扬弃承继,使其重新在现实家庭生活中获得强大的生命力。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得家庭变动的社会性质也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平等、互助新型人际关系,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五爱”为基本要求,涵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其中家庭美德主要包括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各种家庭问题、家庭矛盾不断凸显,形形色色的现代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传统家庭伦理规范。为了协调以家庭为核心的各种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在对传统家庭伦理观念扬弃的过程中,逐渐将家庭和谐、仁爱礼让、孝敬父母、忠于爱情、白头偕老、友爱互助等优秀家庭伦理观念确立为中华民族家庭生活的主题。逐渐形成了调整家庭与国家间、家庭成员间、邻里朋友间等现代家庭伦理准则。体现出“注重民主平等的成员关系、尊重家庭成员的个性化发展、正视‘小家’与‘大家’的利益关系”等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时代特点。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要首先构建在社会主义和谐家庭伦理指导下的和谐家庭。和谐家庭伦理构建要秉承传统与现代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家庭成员的践行、学校教育、法律法规的支持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等途径,最后确立起促进家庭和谐、调和社会矛盾、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家庭伦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