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C变换器的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ientist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C-DC变换器广泛应用于电能传输和功率转换领域,而其传统的控制方法常以静态工作点附近的小信号线性模型来构造控制器。但是在电源电压或者负载变化较大的场合,采用此类控制方法就难以保证系统的控制性能。而且部分DC-DC变换器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导致由这些变换器构成的系统的闭环控制出现超调、负调和动态响应慢等问题。针对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DC-DC变换器,本文提出以变论域模糊PID控制来研究其控制性能。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由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和PID控制器组合而成,后者可以有效地使系统工作于静态工作点附近,而变论域模糊控制器既延续了模糊控制器的结构简单和不需要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同时又提高了模糊控制器的稳态控制精度、简化了模糊规则的寻优过程。综合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DC-DC变换器与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的特点来看,将所提方法应用于DC-DC变换器的闭环控制上是可以尝试的。论文首先建立了DC-DC变换器中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拓扑的小信号数学模型,分析了Boost、Buck-Boost、Cuk、Sepic和Zeta在升压条件下,其输出电压到占空比的传递函数。这些传递函数都具有S右半平面的零点,即这些变换器都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由其构成的系统是非最小相位系统。其次论述了模糊控制的基础知识和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伸缩因子在变论域模糊控制中的作用,如实现系统的高精度控制,以及模糊规则不再依赖于严苛的专家知识和工程经验等。最后以Boost和Sepic变换器为例,将变论域模糊PID控制方法应用于其闭环控制上,研究该控制方法对DC-DC升压型非最小相位系统的闭环控制性能。经由PID校正获得Boost和Sepic变换器的闭环控制参数,然后在MATLAB中的simulink环境下和实验室分别建立了Boost和Sepic的闭环仿真模型和实验样机。通过对比三种控制方式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变论域模糊PID控制有更优的控制性能。
其他文献
骨髓是恶性肿瘤好侵犯的部位之一。骨髓转移癌主要是指髓外的恶性肿瘤细胞经血行播散或淋巴道转移至骨髓内,而引起临床及血液学的某些改变[1]。有学者报告恶性肿瘤有8%可见骨髓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世界女子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演变与训练法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世界女子中长跑运动成绩演变与训练法的应用有着
由于超声内镜在操作过程中具有相对安全、微创、有效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操作超声内镜在临床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相关并发症。本文对近年来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介入
用不同密度的水泥固井对测井曲线的响应是不同的,因此需对现有固井质量的评价技术进行改进。为能更准确地评价固井质量,采用井眼伽马密度-套管壁厚测井(SGDT)和声幅测井仪对
先天性隐耳畸形为耳廓上部1/3软骨支架不能与头皮完全分离,使颅耳角变浅并埋入皮下,外力牵拉或提起可出现正常耳廓外形,隔着皮肤可以触及耳廓软骨,有的对耳轮呈锐角弯曲,耳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