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改革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人类的特质之一,批判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批判性思维在国外早已有研究和发展,但目前在我国还未得到足够重视。社会的和谐与创新离不开高素质公民的共同建设。高素质公民所须具备的品质之一就是批判性思维。只有将批判性思维内化成整个社会的生活习惯,公民才会对其权利和职责有理性的看法,才能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积极性,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中,历史学科基础教育的核心培养目标就是历史思维的养成。批判性思维作为历史思维的一部分,也是新时代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取了中外历史上九个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史资源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遗产,是培养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改革事件的复杂性、多样性、反思性启发学生理智思考,精密分析,善意理解,深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为日后投入我国的改革事业做好准备。本篇论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和研究方法;从中外两方面对批判性思维和改革史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对改革及改革史、批判性思维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厘清批判性思维的内涵特点。第三部分,以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九大改革为例,对教科书中改革案例的内容特点和内涵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并总结九大改革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第四部分,分析改革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改革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独特价值。第五部分,以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为例,提出改革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策略,分析相关教学案例,并指出改革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要注意的问题。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这把"双刃剑"应用后果的不确定成为当下技术与法律面临的最大挑战,人工智能侵权问题需要法律的及时应对。要讨论人工智能的侵权损害,首先要解决其法律属性
本文通过解读准噶尔汗国灭亡后卫拉特蒙古佚名氏史家撰写的几篇托忒文史籍,探讨当时卫拉特人对汗国灭亡的反思及对清准战争的历史记忆。几位史家的文本反映了“四卫拉特”这
今年44岁的傅干华,1986年从湖南老家来到江苏南通市打工。1989年以前,在南通市郊区井字圩村种植柑橘,后来改种蔬菜,2000年起到现在,一直在南通市港闸区天生港镇国庆村从事葡
<正>今年,当音乐界关注的目光集中到肖邦和舒曼这两位大师身上时,让我们也重拾一些回忆,对另一位波兰音乐家——帕德雷夫斯基
SiC原料的纯度、粒径和晶型直接影响生长单晶的结晶质量和电学性质,尤其是高纯半绝缘本征SiC晶体的制备需要使用高纯SiC原料。本文采用超高温真空烧结炉,选择Si粉和C粉作为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