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社会当下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战略性挑战。有效衡量一个国家的增长是否具备环境可持续性,也即在证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及整体发展是否具备长远、不竭的动力。全要素生产率一直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为了从环境可持续角度进一步分析其增长质量,本文引入生态足迹,形成全要素生态效率,从而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洞察。以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为考察对象,根据数据连贯程度和口径统一程度,取1999年至2010年为考察期间,首先对考察期内各地区的生态足迹总量进行计算,并在综合比较各种测度模型的基础上,选择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进行效率计算,将生态足迹纳入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框架,并将因此获得生态学意义的全要素生产率称为全要素生态效率。得到历年各地区的全要素生态效率后,再对全要素生态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依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考察期内的各地区生态足迹总体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全要素生态效率则呈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归类为绿色发展状态较好、绿色发展状态一般及绿色发展状态较差三类,并通过收敛性分析对各地区内部的稳态趋势进行了论证。基于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发现,对地区全要素生态效率起到显著影响作用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结构、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和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虽有影响但影响尚不显著。本文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就如何改善各地区全要素生态效率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