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SNX3在人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明 SNX3在人结直肠肿瘤组织标本及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分析结直肠肿瘤组织中SNX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对结直肠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临床标本中SNX3的表达情况;应用qPCR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分析人结直肠肿瘤细胞SW620、SW480、SW1116、HCT8、HCT116、HT29、LoVo、RKO、Colo205等细胞中SNX3的表达情况。 结果:结直肠肿瘤中 SNX3的表达显著低于结直肠癌旁组织(p<0.05),但与肿瘤分分期和病理类型无关;在人结直肠肿瘤细胞SW620、SW480、SW1116、HCT8、HCT116、HT29、LoVo、RKO、Colo205中, SNX3在HT29中表达明显高于其它细胞株(p<0.01)。 结论:SNX3在人结直肠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相邻癌旁组织,且与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无关,SNX3在人结直肠肿瘤细胞株中HT29表达明显高于其它细胞株。 第二部分SNX3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结直肠肿瘤细胞中稳定表达的鉴定 目的:构建 SNX3基因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及鉴定稳定过表达hSNX3的人结直肠腺癌细胞株。 方法: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SNX3基因连接到含有GFP的慢病毒表达载体 pEZ-Lv201(pEZ-SV40-eGFP-IRES-Puro)中,构建慢病毒载体pEZ-hSNX3-Lv201。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将构建的慢病毒载体pEZ-hSNX3-Lv20和对照载体分别与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物 Lenti-Pac HIV mix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将上述慢病毒及对照慢病毒感染结直肠腺癌细胞株SW620、NCI-H716、Colo320DM,通过嘌呤霉素进行选择性培养,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稳转细胞中SNX3的蛋白水平。 结果:慢病毒载体pEZ-hSNX3-Lv201构建成功并获得慢病毒颗粒。慢病毒及对照慢病毒成功感染SW620、NCI-H716、Colo320DM细胞,获得稳定的单克隆细胞株和对照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单克隆细胞株均呈现GFP阳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克隆细胞株中的SNX3的蛋白水平与阴性对照细胞株相比显著升高。 结论:成功构建 SNX3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和稳定表达 SNX3的结直肠肿瘤细胞株。 第三部分 SNX3过表达或敲降后对结直肠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究hSNX3过表达或敲降后对结直肠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以及迁移等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将已成功构建的稳定过表达 SNX3的三株结直肠肿瘤细胞株SNX3-SW620、SNX3-Colo320DM、SNX3-NCI-H716继续培养,同时用SNX3的siRNA沉默表达HT29细胞中的SNX3。然后用CCK-8试剂盒检测 SNX3过表达后或沉默表达后结直肠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情况,同时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再通过Transwell的方法检测这些细胞株迁移能力的变化。 结果:SNX3在SW620、Colo320DM、NCI-H716中过表达后,细胞增值明显受到抑制(p<0.01),而敲降了SNX3的HT29细胞表达后,细胞增殖明显加快(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到SNX3过表达后细胞周期G1期增加,S期变短(p<0.05)。Transwell检测到SNX3过表达或者敲降后细胞的迁移能力未发生显著性改变。 结论: SNX3过表达后可抑制结直肠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敲降 SNX3后细胞增殖则加快,但无论过表达或敲降结直肠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均无变化。 第四部分 SNX3通过“SNX3-Wnt5a/Ca2+-CAMKII”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目的:探究SNX3在结直肠肿瘤细胞中过表达或沉默表达后,引起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等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 方法:提取过表达SNX3的3株结直肠肿瘤细胞株的细胞蛋白和敲降SNX3的HT29细胞的细胞蛋白。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到细胞中的蛋白分子表达情况,如SNX3、Wnt1、Wnt3、Wnt5a、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CAMKII、c-myc、cyclinD1等。 结果:过表达 SNX3的结直肠肿瘤细胞中 SNX3、Wnt5a、E-cadherin、CAMKII表达量显著增加,Vimentin、cyclinD1表达显著降低,而Wnt1、Wnt3、β-catenin、c-myc等却没有显著性变化。 结论:SNX3可能通过“SNX3-Wnt5a/Ca2+-CAMKII”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