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研究亲代株及waaF变异株空肠弯曲菌(CJ)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与神经电生理改变的关系,为CJ感染后诱发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分子模拟推论提供依据。
方法:分别以waaF变异株及亲代株CJ全菌抗原全身免疫日本大耳兔,于初次免疫后0、2、4、6、8周收集血清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观察各组动物血清中抗GM1-lgG抗体滴度变化;于初次免疫后0、4、8周时对动物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及坐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坐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潜伏期、F波出现频率及F波缺失率;并于8周末取动物坐骨神经、腰段脊神经根及马尾进行免疫荧光检查,包括神经标本上神经节苷脂(GM1)的表达、GM1-1gM抗体、GM1-1gG抗体及补体C3c的沉积。
结论:①亲代株CJ可诱导动物血清中产生GM1抗体,waaF变异株则不能,证明变异株丧失了外核糖基神经节苷脂模拟结构,故不能刺激相应抗体产生,支持CJ染后GBS发病的分子模拟理论。②亲代株可诱导动物坐骨神经出现轴索型GBS电生理改变,变异株未出现类似改变,说明缺失神经节苷脂模拟结构的变异株不能诱发外周神经损伤,证明外核糖基结构是导致神经损伤的关键成份。③亲代株可刺激动物抗体激活,导致补体瀑布反应发生,变异株不能产生抗体及补体沉积,说明神经节苷脂模拟结构是诱导体液免疫反应的关键抗原,为CJ感染诱发轴索型GBS的分子模拟理论提供免疫学的实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