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弯曲菌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与周围神经病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gxcgx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研究亲代株及waaF变异株空肠弯曲菌(CJ)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与神经电生理改变的关系,为CJ感染后诱发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分子模拟推论提供依据。 方法:分别以waaF变异株及亲代株CJ全菌抗原全身免疫日本大耳兔,于初次免疫后0、2、4、6、8周收集血清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观察各组动物血清中抗GM1-lgG抗体滴度变化;于初次免疫后0、4、8周时对动物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及坐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坐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潜伏期、F波出现频率及F波缺失率;并于8周末取动物坐骨神经、腰段脊神经根及马尾进行免疫荧光检查,包括神经标本上神经节苷脂(GM1)的表达、GM1-1gM抗体、GM1-1gG抗体及补体C3c的沉积。 结论:①亲代株CJ可诱导动物血清中产生GM1抗体,waaF变异株则不能,证明变异株丧失了外核糖基神经节苷脂模拟结构,故不能刺激相应抗体产生,支持CJ染后GBS发病的分子模拟理论。②亲代株可诱导动物坐骨神经出现轴索型GBS电生理改变,变异株未出现类似改变,说明缺失神经节苷脂模拟结构的变异株不能诱发外周神经损伤,证明外核糖基结构是导致神经损伤的关键成份。③亲代株可刺激动物抗体激活,导致补体瀑布反应发生,变异株不能产生抗体及补体沉积,说明神经节苷脂模拟结构是诱导体液免疫反应的关键抗原,为CJ感染诱发轴索型GBS的分子模拟理论提供免疫学的实验证据。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的CD20+细胞,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中所表达的数量水平,以及它所引发的炎症反应,研究CD20+细胞与冠状动脉血管粥样
目的建立RNA转染的HCV Subgenomic Replicon(HCV亚基因复制子)稳定转染和表达的细胞株;探讨CTE-核酶对丙型肝炎病毒亚基因组RNA复制的影响。研究方法1.在T7体外转录RNA试剂盒介
目的:CT灌注成像技术中各种灌注参数本质上反映了脑星形细胞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与肿瘤内部微血管密度的情况。因此,利用不同级别脑星形细胞瘤的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以探讨CT灌
目的:探讨激动肝脏X受体(LXRs)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小鼠内层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C57/BJ小鼠随机分为NMDA诱导视网膜损伤组,NMDA+TO90治疗组和对照
学术界对园林文物暂未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不能明确什么是园林文物,不利于“园林类”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的开展,也会影响藏品保管、研究等工作.文章对园林文物概念进行分析讨论
目的:了解丹参多酚酸盐是否可通过透析聚砜膜;观察丹参多酚酸盐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外周血中过敏毒素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