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为目前治疗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规术式,但研究发现由于改变了相邻节段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压力和节间运动力学,导致手术后相邻节段退变。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目的是替代病变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保留运动节段和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为颈椎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人工颈椎间盘是否符合颈椎的力学性能要求,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颈椎关节突关节承受压缩、牵拉、剪切和扭转等不同类型的载荷,双侧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构成了运动节段的稳定。关节突关节退变与其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是评估颈椎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关节突关节生物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颈椎生物力学变化的报道不多,尚未见与前路颈椎间融合对比分析对邻近下位关节突关节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下颈椎关节突关节进行了研究:(1)观测关节突关节倾角的参考范围及不同年龄段变化;(2) 探讨新鲜标本C5~C6椎间盘摘除、前路椎间融合和人工椎间盘置换模型在不同载荷下对邻近下位关节突关节压力的影响;(3) 观察C5~C6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和对邻近下位关节突关节的影响。 第一章 成人下颈椎椎体与关节突关节倾角X线测量及其意义 目的:测量成人下颈椎(C3~C7)关节突关节的倾角,为影像学提供参考数据,探讨年龄因素对倾角的影响。 方法:选取成人颈椎侧位X线片120例,男58例、女62例,按年龄分≤30岁、31~50岁和≥51岁三组,以传统的椎体下缘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