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伦敦金属期货市场量价关系——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ti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市场量价关系一直以来都是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一方面,期货市场的量价关系研究,有助于理清市场结构以及其中信息传导的具体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成交量以及波动率是期货交易所进行风险控制的重要指标,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市场供求的随机量价关系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卖空约束、投资者结构、涨跌停板制度、保证金制度等因素对量价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在卖空约束较严重的期货市场上,成交量和收益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个人投资者占多数的期货市场上,即使市场在制度上不存在卖空约束,交易者仍存在心理上的“卖空约束”。对称的保证金制度以及幅度较大的涨跌停板制度,不会影响到期货市场的量价关系,但会对成交量产生影响。   然后,笔者运用该理论模型具体分析了上海与伦敦金属期货市场的量价关系。并采用分位数回归、GARCH模型以及OLS等方法,分别对上海金属期货市场以及伦敦金属期货市场收益率和成交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两地期市相同品种却具有不同的量价关系。上海期铜正的收益率和成交量之间具有正向关系,而负的收益率和成交量之间具有负向关系,即呈现“量价齐扬”以及“价跌量亦涨”的现象。上海期铝仅呈现“量价齐扬”的现象。而伦敦期货市场的量价关系并不明显。传统的OLS方法无法得到上述的实证结果。上海金属期货市场的收益率与成交量呈现非对称的“V”字型关系,“量价齐扬”的现象要强于“价跌量亦涨”的现象。   实证结论支持了本文所建立的随机量价关系理论模型,上海期货市场量价关系符合Karpoff的不对称量价关系假说。投资者结构是导致上海金属期货市场与伦敦金属期货市场量价关系不同的主要原因。要提高期货市场效率,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应该积极引入机构投资者,优化投资者结构,培育期货市场投资基金。
其他文献
我记忆中最寒冷的冬日,是一九八六年的腊月,年仅四十九岁的父亲突发疾病,与亲人永别在年关。看着躺在棺材中唇角依然挂着一缕微笑的他,我想父亲是不是像熊一样,跟我们捉个生命的迷藏,冬眠了呢?熊冬眠前要拼命补充能量,扫荡山林可食之物,肚子吃出孕妇状,可是父亲发病后大都处于昏迷状态,难以进食,他走得令人心碎的消瘦,又不像去冬眠的样子。而次年春天熊苏醒了,山林又有熊迹了,他却还沉沉睡着,大地上再也寻不到他的脚
期刊
作为完善证券市场功能的重要投资工具,权证能降低标的股票波动性的作用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已得到普遍认同。而我国权证市场发展历史只有两年多,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处于新兴加转轨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国际间的各类贸易合作也正在进一步发展深化。在国际贸易往来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伴随着国际间贸易合作深化的影响,各个国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