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当今社会中,交通事故的发生、战争的爆发都会引起机体骨组织的被动性缺失。而且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人员已经能够治疗由于骨本身病变或者其他疾病所引起的骨损伤,但是其治疗过程是以切除病变骨组织为代价的,也造成了所谓―主动性‖骨缺损的发生。对于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异种骨等来说,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均因为某些原因而被限制。目前,医学人员主要集中于对人工骨移植材料的研发。虽然已经有大量的人工骨移植材料问世,但是其修复骨缺损的能力都有限,修复效果难以达到期望值。因此,对于骨组织新型移植材料的需求,仍然是骨科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的:(1)制造兔股骨髁缺损模型,并进行一定的改进。(2)设计并制造条索状和颗粒状的两种不同三维形态的胶原生物玻璃新型材料(A胶原生物玻璃条索,B胶原生物玻璃颗粒)。(3)与对照组(C含I型胶原的β-磷酸三钙颗粒)进行比较,观察并评价两种新型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成骨效应和降解性能的优劣。(4)对比两种新型材料的三维形态结构对于其降解性能和成骨效应的影响。(5)总结并归纳出两种新型材料的降解规律和成骨规律。方法:利用醋酸等试剂从成年新鲜牛皮中提取高纯度I型胶原,并采用化学物质Na2O、CaO、SiO2、P2O5进行烧结制备直径大小为32~2500m的45S5生物玻璃颗粒。将两者按照胶原1.5:生物玻璃8.5的比例进行混合分别制造成条索状和混合颗粒状的骨移植材料。1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股骨髁建立直径6mm、深12mm的腔隙性骨缺损模型。双侧胫骨上端抽取骨髓液与骨移植材料混合后,将其移植入骨缺损内。根据缺损部位植入的材料不同而分为A、B、C三组,每组6只兔子即12个样本。术后6周、12周取材,通过标本大体观察、X线片分析、Micro-CT扫描和硬组织切片染色来评估三种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成骨效能和降解性能。结果:三种材料的大体标本观察均未见材料漏出和炎性反应,未发现有骨组织的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现象。Lane-Sandhu X射线评分,术后6周、12周时,A组和B组的评分大于C组(P<0.01),且A组的评分大于B组(P<0.01);术后12周与术后6周比较,ABC三组的评分均增大(P<0.01)。Micro-CT扫描结果表明,术后6周和12周时,A组的新生骨占骨缺损区域的体积百分比均大于B组和C组(P<0.05),并且B组大于C组(P<0.01);A组剩余材料所占骨缺损区域的体积百分比小于B组和C组(P<0.01),同时B组低于C组(P<0.05)。术后12周与6周相比较,ABC三组材料的新生骨组织均明显增加(P<0.01),而剩余材料量则进一步减少(P<0.05)。组织切片VG染色,术后6周、12周时,A和B的新生骨量多于C(P<0.01),且A的成骨效应强于B(P<0.01),A和B残余材料量少于C (P<0.01),且A少于B(P<0.01);术后12周与6周比较,ABC三组新生骨显著增多(P<0.01),残余材料显著减少(P<0.01)。结论:胶原生物玻璃条索作为骨移植修复材料与其他两种含胶原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成骨作用和降解性能,且生物相容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