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已进入一个高风险社会,自然灾害与人为的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从国际环境来看,伴随着全球化社会的形成,我们面临着环境、能源、金融、健康等方面的全球性危机;反观国内,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社会变动的频率加快,各种复杂的公共安全危机随时存在:如刑事犯罪与社会治安问题;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环境恶化造成的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火灾、空难、矿难等突发灾难与安全责任事故等。正是这些危机四伏的现实催生了学界对于危机的研究,促进了危机传播研究的发展。
根据《新编现代汉语词典》,“噪音”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发音体不规则震动而产生的不悦耳的声音;二是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在大众传播学中,噪音通常意义上是指任何非属信息来源原义而加之于其信号的附加物。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增加了被传信息的不确定性,造成了信息误差的产生。相对于其它类型的信息传播,危机信息很难实现完全畅通无障碍的传播。
传播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与人和社会的关系。而传播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本论文以危机传播中的噪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新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分析危机传播信息链中的噪音问题。
首先,论文从危机信息传播的整个过程入手,包括危机信息的编码、信息的发送和传输、危机信息的解码和反馈等多个阶段,将影响危机传播的主要方面即噪音放在一条信息传播链上剖析,用系统的观点对危机状态下的信息传播链进行分析,这条传播链反映了危机信息自产生到发送,最终被受众接收的整个过程。
在危机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危机事件本身蕴涵巨大信息量,如事件发生的原因、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涉及相关人、造成的损失、政府的责任与处理、后续相关问题等等。危机信息通过各种符号从危机信息源对外传递,这属于危机的编码过程,包括信息的识别、采集与加工;经过编码后的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对外发送和传输,如通过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网络等媒介向受者公布信息;公众通过各类媒体、语言、物理现象等了解危机的相关信息,这就是危机的接收过程;危机信息的接收者在感知到危机信息后,将作出相应的反应,而危机的管理者在了解公众的反应后,将对危机的处理作出调整,这一过程就是反馈的过程。
危机信息流在流通过程中经过的人和物都可能成为影响信息准确无误传递的噪音。在危机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信息在各个传播环节将受到各类因素的干扰,如危机信息源被部分或完全封锁、危机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失真或被过滤、公众对危机信息理解失误、流言的干扰等。笔者统称以上因素为噪音,而这种干扰将对危机信息的传播起到负面影响。
此外,本文根据所制定的危机信息传播链模式图,对危机管理者、媒体、公众这三个危机信息传播链所涉及的主体分别进行了阐述。作为危机信息传播链中的主体,危机管理者对于信息源的控制或管理会采取三种方式:完全封闭信息源、无控制开放信息源、有控制开放信息源。由于传统的安全观、守旧的利益观的影响,危机管理者会对危机信息源实行完全封锁或者部分控制,导致危机信息不能及时、快速、完整地进行传播,导致危机相关利益者不能及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不能第一时间对公众进行动员减少危机所带来的损失。这些行为被称为影响危机信息传播的噪音和干扰因素。
在突发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中,危机管理者是一端,公众是另一端,而媒体则是连接危机管理者与公众的桥梁。对于扮演传播媒介的媒体而言,媒体在危机传播中主要发挥着危机事件中信息的传播管理、引导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导向、实现危机事件中的信息沟通等作用。由于自身特殊的“把关人”角色,媒体在进行危机信息的编码,即识别、采集和加工的过程中,会过滤一部分危机信息,仅将有限的信息发送给受众。此外,由于媒体的双重属性,在传播信息时会由于商业竞争的压力和传播政策的某些局限性,成为危机信息编码过程中的噪音。
对于危机信息的解码者公众而言,在危机事件爆发时,公众群体性特征明显。公众在解码危机信息时,会出现由于传播渠道不畅而不能获得危机信息,由于流言干扰而没有正确解读危机信息,由于群体性的负面心理特征不能作出理性的信息再传播与反馈。以上的种种因素都是制约危机信息在公众中有效传播的噪音。
最后,本论文从危机管理者、媒体、公众三个方面具体提出了减少危机信息传播链中噪音的方法与策略。对于危机管理者而言,应从加强危机管理法制化建设和采用有控制开放信息源的管理方式两方面控制危机信息传播中的噪音干扰。对于危机管理者与公众之间的媒介大众传媒,坚持时效性、客观性、灵活性三大原则,做好新闻“把关人”;以公众利益为重,减少因双重属性所产生的噪音干扰。对于公众而言,在面对危机信息时,应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减少群体负面效应对自身的影响;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减少非理性行为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