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胶州小戏秧歌抢救的必要性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cxw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秧歌是根植于华夏民族悠久的农耕文化,是一种乡土味十足的民间艺术。胶州秧歌作为中国北方山东秧歌的一大代表,承载了胶东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及胶州人民浓郁的人文情怀。2006年,胶州秧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形式,胶州秧歌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意义,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小戏秧歌是胶州秧歌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研究表明,胶州秧歌起始于“小调秧歌”,后演变为“小戏秧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戏秧歌在时代的变迁中,经过了形成、变革、竞争、繁荣等四个不同时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看,胶州小戏秧歌的发展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相对自然的状态,笔者认为这种自然状态的形成正是由于它缺乏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导向性,不管是一种语言还是一种文化,没有正确的导向性就会使其面临自生自灭的危险境地。因此,想要抓住胶州秧歌的根,使其今后能够在“根”深蒂固的基础上,发展的枝繁叶茂,对小戏秧歌的研究就至关重要。经过多次的实地走访调研,笔者发现,秧歌活动并未因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消亡,它仍存活于当下的乡镇民众文化生活中。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娱乐形式的多样化,胶州秧歌的表现空间渐趋狭小。同时,民间对小戏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也在慢慢减弱。在娱乐文化日趋丰富的今日,如何传承小戏秧歌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成为摆在每位舞蹈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旨在通过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胶州小戏秧歌的渊源及发展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并以小戏剧目《拉磨》为例对胶州小戏秧歌的艺术表现语言及表演程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最后,从“变”与“不变”两个层面对小戏秧歌的继承与保护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此为国内舞蹈专业院校的胶州秧歌教学与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并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一点贡献。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浙江的出口企业面临更复杂的挑战。一方面是外国企业进驻国内,不仅仅与国内企业争夺国内市场,还争夺廉价的人力等资源。而另一方面,传统的出口利润逐渐
<正>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
随着“微”概念的流行,“微课”逐渐走进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并在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目前来看,微课的主要构成是微视频,简短的微视频具有很多先天优势,其中重要的
21世纪是世界文化大碰撞的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得中国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这就不可避免地加大了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
膨胀土是一种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殊土体,对工程结构安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关注比较多的是膨胀土在遇水或湿化时的膨胀变形特征,而对膨胀土在失水或干燥时的
<正>并不是一个人想忍耐就可以忍耐的,得有多方面的铺垫才行。那么,忍耐背后都有哪些铺垫呢?不久前,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参加"第1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传授自己的思
本文论述的空间隐喻是所有隐喻类型中最为重要的类型。许多抽象的概念都可以用空间隐喻来表达,人们的概念形成过程和范畴化过程可以通过它有效得到实现。本文积极从诸多学者中
<正>一、何谓"桌游"桌面游戏起源于德国,但这个名词却来源于英文"Board Game",简称为"BG"。桌面游戏在中国起步较晚,时至今日也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公认的、权威的学术通说
PM2.5是由于气体污染物和颗粒物引起的可察觉到的能见度降低的天气污染现象。其对气候、生态和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亦可引发很多环境和健康效应,目前PM2.5造成的污染状况已被社
长期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重于理论说教,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形成了学生课堂所“知”与课后所“行”不一致的现象,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心目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