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数量巨大且含水量极高。因此,如何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预处理方法是添加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然而,CPAM的广泛使用将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本研究采用微波辐射,CPAM调质以及微波与CPAM联用这三种调质方法,从微观角度出发,基于分形理论对微波调质和微波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联合调质前后污泥的比阻(SRF)、滤饼含水率、污泥粒径(d0.5)、分形维数(Df)、絮体强度(FS)、絮凝能力(FA)、表面相对疏水性(RH)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研究各个参数的变化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此探讨调质污泥的机理。试验结果如下:适宜的微波辐射能够明显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和结构。在不同的微波功率下,随着微波辐射时间的延长,污泥比阻和含水率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不同功率的微波辐射均能够增大污泥的粒径,使其粗大化。随着微波辐射时间的延长,污泥分形维数D3与D2以及絮体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污泥颗粒表面相对疏水性则是始终保持增长趋势。同时,适量的微波调质可以使FA增大。单独采用CPAM时,CPAM的最佳投加量为80mg/L,此时污泥比阻和滤饼含水率较原污泥分别下降了81.60%和9.34%,而RH和FA分别增大至86.86%和38.36%。随着CPAM投加量的不断增加,D3逐渐减小,而D2值不断增大,FS显著增大。采用微波絮凝联合调质污泥可以使其脱水性能进一步提高,而微波辐射和CPAM联合进行污泥调质时,后者主要起到脱水作用。经微波预处理再絮凝的污泥比单独添加CPAM的污泥絮体粒径小。与单独微波调质不同,在同一投加量下,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污泥絮体粒径逐渐减小,分形维数D3与D2逐渐增大。微波絮凝剂联合调质后的污泥RH、FS、FA相比单独微波辐射后的较大。在微波调质下,较大的d0.5可以明显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密实的絮体结构有助于污泥脱水,同时增大的絮体强度也有利于真空过滤:对污泥比阻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粒度、分形维数和絮体强度。在微波与CPAM联用调质下,污泥比阻和滤饼含水率随d0.5增大而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相同作用时间下,随着絮凝剂的投加量的增大,孔隙率逐渐增大,而D3和污泥比阻逐渐减小。絮体强度的增大有利于絮体过滤,但在最强絮状结构下并未达到最优脱水效率,而污泥比阻随絮体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微波与CPAM联用调质下对污泥比阻影响较大的因素同样也主要有粒度、分形维数和絮体强度。本文基于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建立污泥比阻和污泥结构参数的脱水特性模型,得到两种调质方法下污泥比阻和各参数的多元线性模型,由模型可知,d0.5是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