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在中国的接受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试对接受的过程、影响接受的因素、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时代接受情况的变化、伯尔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伯尔作品对当代中国有哪些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尽可能详细的阐述,从而勾勒出伯尔在我国接受的整体轮廓,以期为广大伯尔研究者们作参考之用。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介绍到中国的伯尔作品寥寥可数。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更是完全中止了对西德作品的译介。这期问没有一部伯尔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也没有一篇关于伯尔的研究论文被发表。而文革一结束,作为战后“废墟文学”代表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尔和他的作品在中国备受关注,八十年代国内出版的伯尔译作在数量上可说达到了一个高潮。但是由于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仍然存在,翻译作品的体裁、题材等都有一定的局限。对小说翻译得较多,而散文、评论等形式的文章很少涉及。小说题材也主要局限于对社会问题的揭示与批判,如描写战争、“小人物”的遭遇、政治腐败等问题。对伯尔作品的评论也受此影响,不够客观和全面。而广大读者要了解伯尔,主要渠道只能是伯尔译作和对伯尔作品的评论和介绍。它们作为人们了解、接受伯尔的导读,其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些千篇一律的导读式评论又在一定意义上抑制了读者的阅读想象和阅读体验,使得伯尔研究局限在较为狭小的空间之内。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伯尔在我国的接受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许多新的体裁的文章,如散文、评论、演讲稿、书信等被发掘出来,《伯尔文论》的结集出版便是证明。《爱尔兰日记》也以其随意而生动的语言赢得了不少读者的喜爱。有关伯尔及其作品的论文不断见之于文学杂志,其中也有不少研究者不满足于象伯尔译介初期那样,简单介绍伯尔作品的内容,而是更多的着眼于伯尔创作的深层特点,尤其是伯尔作品对于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各种形式的伯尔研讨会,更加促进了我国的伯尔研究朝着更深入、更细致的方向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伯尔的作品将会被更加广泛的读者群所接受和喜爱,对伯尔的研究也会逐渐走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